本报讯(记者樊未晨)“大班额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要在今后几年的时间里,分阶段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学生控制在65人以内,逐步再减少为不超过55人。”2月13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时发言强调,今后3~5年要从办学基本条件、大班额等六方面,改善贫困地区,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等地区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据悉,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已于2013年年底印发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
首先是保障最基本的教学条件。要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和合格的课桌椅;其次是改善学校生活设施,保障寄宿学生每人一个床位;三是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在教师配置、教师待遇、公用经费核定等方面对教学点进行倾斜支持,“不足100人的教学点,要按照100人的标准进行配备”;四是解决好县镇学校的大班额问题;五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刘利民指出,这个文件的核心就是“补齐短板”,“农村教育就是我国教育的短板,不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据了解,我国从2000年起就推出了一系列推动中西部义务教育发展的计划,中央财政已经累计投入399亿元。中西部学校已经逐渐接近“标准化”。
随着文件的下发,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3月份也将启动这项工作的督导,到各地督促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就要问责。”刘利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