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教科改革独家视角

招远:一评二挂倒逼零择校

本报记者 李洁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2月21日   03 版)

    在烟台招远,中考生的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高中的时候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学校离家的远近。目前招远县的3所高中:一中、二中和九中,无论是从硬件配套、校园环境,还是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来衡量,都相差无几,基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普遍挠头的教育均衡问题,是如何在胶东半岛的一个小县城得到解决的?

    这要得益于招远自1987年开始实行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

    这项改革的最初动议很简单,解决当时学校只是盯着几个优秀学生办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在将近20年努力中,招远不刻意打造一个窗口学校和明星学校,也不刻意做大一个学校,所有的政策措施都围绕着两个字:均衡,使得教育资源越来越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分布了。

    这背后,除了硬件软件等资源配置上的调度,还有一个“秘诀”: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即“一评二挂”。

    这是一个说着容易做到难的秘诀:很多地方到招远来学习,但几乎没有地方回去后能真正实施。

    招远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孙宝建是教育系统的“老人”,作为招远中考招生改革的亲历者,他向记者解释了什么是“一评二挂”。

    孙宝建说,所谓“评”,就是按照统一的评估标准每年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20多年来,招远一直在坚持、发展、完善这个机制。评估标准也在不断地微调变动中。目前的最新版本是,评估标准被细化成了108条常规管理要求,共分为几大类,其中,优秀率、合格率、巩固率、理化生实验考试及格率、音美体考试及格率、健康体质测试等指标的权重都非常大,从中可以明显看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重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

    所谓“挂”,就是将评估成绩与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挂钩,与评先树优挂钩。孙宝建强调说,实现部分挂钩并不难,目前全国有很多地方都能做得到,但要实现100%的挂钩,却是质的飞跃,因为这意味着,彻底断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择校的路子,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曾经有很多地方到招远来取经,回去之后却感慨“学不了”的根本原因所在。

    改革之初,招远也经历了30%和60%两个发展阶段,但是,教育的改革者们很快发现,不管指标分配30%还是60%,甚至90%,只要不是100%,留下缺口,就很难遏制住片面追求升学率和择校的风气,而且小口子有随时变大的可能性。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从1995年开始,招远把中考招生指标100%分到了每一所初中学校。

    最直接的结果是:招远的初中,一个初中一个分数线,差异最大的时候,中考总分1500分,校际间的分差达到了200分。

    一时间,整个招远一片哗然,很多家长和学生非常不理解:分数不是最公平的衡量标准吗?为什么我的孩子在这个学校分数高还上不了高中,那个孩子在别的学校分数低还能上?

    来自各方面的反对之声一浪盖过一浪,在1997年到1999年3年间,反对的声音达到了顶峰。据招远教育系统的老人回忆,当时招远市“两会”期间,涉及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提案中,有60%是反对100%分指标的,市里领导要求教育局“把错误的决定改过来”,局长甚至面临着被免职的风险。

    100%分指标政策,面临着被全面取缔的命运。

    “当时的老局长顶着非常大的压力,到处做工作。”孙宝建说,这项政策表面看上去不公平,但其实反而更加公平: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孩子的智力水平分布大体相当,但每个孩子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在好学校读书的孩子,享受着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好的硬件条件、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等,自然更容易获得好的分数,但这些太隐形了,很容易被忽略掉,而分数又太显性了,因此完全凭分数定高低对来自差学校的孩子来说是真正的不公平,只能通过分数向差学校的学生倾斜来弥补这样的不公平。

    因为坚信这样做更符合教育规律,虽然反对声铺天盖地,招远的教育管理部门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咬着牙根坚持。

    时间最能检验一切。很快,政策的效果从各个方面显现出来:

    那些以很低的分数升入高中的孩子,并没有辜负这个机会。在一所学校担任校长的战尚松发现:来自农村学校前三名的学生,最开始升入高中时成绩只能在班级里排到二十几名,但他们的潜力巨大,一段时间后成绩都上升得非常快。

    招远市金晖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校长康国昌统计这几年升高中的学生人数发现,最好的一年,160多名毕业生考入高中的有100多名,而如果没有100%分指标的政策,“这些学生将被挡在大学外面,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制度直接把学校之间的升学竞争引向办学水平的竞争。初中校长们意识到:学校要想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升学率,就要分到较多的普通高中招生名额;要想分到较多的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就要取得较高的评估分数,就要有较多的合格生数;要想取得较高的评估分数,就必须按照《评估标准》的要求,端正教育思想,改善办学条件,把劲儿都使在提高教育水平上。

    一环扣一环的标准和要求,促使着初中校长们把心思全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招远的初中教学质量由此全面提升,校际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现在,不同中学间的中考分数线已经从最初的200分缩小到了50分,为高中段学校提供了优质的生源,也为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受益最大的自然是高中校长。中考季节,校长们再也不用担心电话打爆,条子生挤破头。虽然不能再“掐尖”,但因为初中的教学质量整体得到提升,高中的生源质量也有了保证。招远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曲志学说,原来他所在的学校一年有20个班,2003年之后一年有42个班,招生人数大幅上升,但生源质量并没有降低,相反,高考的质量逐年攀升。

本报记者 李洁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2月21日 03 版

两万亿教育投入助推阳光财务改革
招远:一评二挂倒逼零择校
杨令侠:加拿大史研究的“独行侠”
异地高考今年扩至30个省区市
河南:义务教育不准以考试选拔学生
航天科工填补国内地物波谱测量领域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