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次无偿献血,总计献血量2800毫升,大约占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总量的70%。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了不起?这发生在一个气质纯净、笑容温暖的34岁女教师身上,她就是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施敏。
献血,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挺大的事儿,但在医院职工大院里长大的施敏对此“从来没有感觉特别可怕”。她捋起袖管,露出了胳膊弯里的几个白点,“医务人员一看就知道是献血时扎针留下的痕迹”。
施敏把自己第一次献血的经历称为“成年的礼物”。那是1999年,她刚刚考上大学。当时,社会上刚刚提倡无偿献血不久,家乡血库告急,医务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在当妇产科医生的妈妈带领下,她第一次走进血液中心,母女俩参加了无偿献血。
“当时比较瘦,血流得比较慢,还是有点疼的,不过第二天就好了。”施敏说,她从这份特殊而有意义的礼物中,深刻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并对“鲜血等于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
施敏有好几次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说她所属血型的库存告急,施敏二话不说直奔血液中心去应急献血。她自己都没意识到,曾经连续4次刚满6个月的间隔期,又参加了献血。
施敏献血不求名、不图利,很多次都是一个人在校外的流动献血车和献血屋里完成的。有两次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时,因为体重未达标不能实现愿望,她就等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到校外的流动献血车上献血,事前事后都默默无声。直到有一次,同去献血的老师有顾虑,为鼓励她们,她说自己已经献过十几次了,保证献血不会对身体有损伤,大家才知道她这么多年的默默奉献。
“献血只是她的一个外在表现,她这个人就是愿意share(分享),总是替别人考虑。”和施敏同在一个教研组工作的老师王琦说。
王琦还说,排课的时候,施敏都是让同事先选上课时间,自己几乎是最后一批报,工作9年了,从来没有倦怠期,每次上完课,仍然会自己反思诸如“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学目标实现了吗”之类的问题。“你听听,她把学生都叫什么?‘那些孩子’。”王琦说。
不过,施敏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她说,之所以能够帮到别人、能够“顶上去”,这是因为她有一个强大的亲友后援团。作为独生女的她,人生经历平坦,有一位懂自己的先生,有一个快乐、美满的家庭。
“可能是生活经历影响心态吧,我觉得自己运气挺好,付出时间、金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家的几位老人也是这样,特别是我妈妈,她的价值观就是能帮到别人挺好的,一直都是如此。”施敏说。
对施敏多年来坚持义务献血,她的先生从不反对,只让她量力而行,每次献完血都会来接她,还给她炖汤补充营养。
早在读研期间,施敏就在一次义务献血时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这时的她已结婚成家,公公婆婆为她担心,都表示反对。施敏就找来大量的资料和捐献者实例,向老人作科普宣传。先生也出面支持,帮忙说服父母,并且自己也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看到他们这么坚持,加上对骨髓捐献有了科学的认识,老人们也被感动,认可了他们的选择。
“只要真的有需要,我不会担心或者害怕,毕竟是救人一命。”施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