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3月02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做一辈子“活雷锋”

——记沈阳军区鞍山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余新元

李大勇 焦玉庆 黄长刚 王道林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02日   01 版)

    2013年3月5日,伴随着高昂激越的《学习雷锋好榜样》音乐,沈阳军区领导把一枚闪闪发光的学雷锋金质荣誉章,郑重地挂在老战士余新元的胸前。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年逾九旬的余新元是沈阳军区鞍山军分区干休所正师职离休干部,当年是他亲手把雷锋送进军营,圆了雷锋的当兵梦。

    与“两代雷锋”结缘

    1959年11月8日上午,在辽阳市兵役局政委余新元的办公室里,操着湖南口音的“小个子”雷锋,情绪激动地诉说着自己因为身高、体重不符合条件,参军遇上了“门槛儿”。

    一心想参军的雷锋,白天在兵役局帮着打杂,晚上就住在余新元家里。雷锋那颗滚烫的爱国爱军之心深深打动了余新元,于是他下定决心:帮雷锋圆这个参军梦。

    短短半个多月,他专门为雷锋入伍的事召开26次会议,统一思想,商讨对策。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余新元又3次找到兵役局第一政委、辽阳市市委书记曹奇,详细介绍了雷锋的情况,争取市里破格送这个优秀青年入伍。

    曹奇书记也被雷锋的经历和志向打动了,当场拍板:“政治上的合格比身体上的合格更宝贵,可以考虑破格送他去当兵!”

    有了曹奇书记的“尚方宝剑”,余新元立即赶往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找到负责体检工作的院长吴春泽。面对吴院长“出了差错谁担责”的诘问,他一拍胸脯,斩钉截铁地说:“我是红军。我以22年的党龄作担保,出了事我负全责。”

    吴春泽院长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为一个非亲非故的优秀青年,余新元竟然有这样的执着和担当。他不再犹豫,劝说医生把雷锋体检表上的“丁”改成“丙”:基本合格。

    最后,雷锋终于圆了自己的当兵梦。1960年1月8日,是辽阳市新兵入伍的日子。余新元和爱人田儒文赶往车站,把20个鸡蛋和背心、毛巾、香皂等日常用品塞到雷锋的挎包里。雷锋握着余新元的双手动情地说:“首长,让我叫您一声爸爸吧!”

    带着无限眷恋,告别了朝夕相处了58天的余新元一家,雷锋大踏步地走向了军营……

    巧合的是,“当代雷锋”郭明义也是余新元送去参军的。1976年年底,时任鞍山警备区副政委的余新元,听说辽宁省劳动模范郭洪俊的儿子郭明义报名参军,便拖着伤残的身体走街串巷,详细了解这个应征青年的德才表现。

    从群众的反映中,余新元仿佛看到了雷锋的影子。考虑到当时名额十分紧张,他向负责征兵工作的同志详细介绍郭明义的德才表现,并向征兵办公室和接兵师推荐这个优秀青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1月11日,郭明义如愿穿上军装。余新元把郭明义送上火车,临行时“一定要当个雷锋式的好战士”的勉励,一直激励着郭明义在学雷锋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余新元一直关注着郭明义的人生走向。每次见面,余新元总会对他说:“雷锋已经走向世界了,你也要走向世界!做不带引号的雷锋!”郭明义听得认真,回答得干脆利落:“老首长请放心,我会努力的!”

    遵从着余新元的教诲,照着雷锋的样子去做,郭明义一步步成长为享有盛誉的“当代雷锋”。

    讲不尽的“雷锋故事”

    1996年9月10日,是一个让鞍山市联合小学的学生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

    学校邀请余新元来作学雷锋报告,余新元坚持不用车接,独自早早地拄着木棍沿着山路徒步向学校走去。可走了不到一半,右小腿与假肢接合处断裂,磨得他疼痛难忍。不到5公里的路程,他走了两个多小时。

    这是余新元外出作报告唯一一次“迟到”。当他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喧闹的孩子一下子安静下来。一个孩子突然惊叫:“你们快看啊,红军爷爷的腿流血啦。”

    站在讲台上的余新元,浅灰色裤脚已被鲜血浸透,教室前方留下了一串带血的脚印。片刻安静后,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

    回家后,余新元浑身就像散了架,倒在床上再也不想起来了。老伴拿下假肢一看,心疼地流下眼泪,而此时的余新元早已累得睡着了。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把雷锋精神传播下去,让学雷锋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永远飘扬。”离休之后,余新元应邀担任146所大中小学校校外辅导员,从来都是有请必到。

    2007年8月,余新元连续作了18场学雷锋报告,每次站着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由于肌肉老化感知迟钝,受力的左脚跟磨破了也没有察觉。如今,这个溃烂成深2.5厘米、直径两厘米的“坑”,在无声地诉说着他的艰辛与执着。

    拖着残肢的余新元,不仅在鞍山市传统报告团名誉团长、雷锋纪念馆顾问等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还与一辈子拍雷锋的摄影家张峻联合举办了雷锋图片展,接待各界群众8万余人次,还设计制作题有“学习雷锋、从我做起”的雷锋像章,无偿发放了8000多枚。

    “雷锋是咱的儿,他没干完的事咱要接着干”

    1962年8月15日,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日子,年仅22岁的雷锋离开了人世。噩耗传来,余新元几乎不能自已,他一次次把挂在家中的雷锋照片摘下来捧在胸前,泪流满面地对妻子田儒文说:“雷锋是咱的儿,他没干完的事咱要接着干,他没走完的路咱要接着走,咱要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学雷锋!”

    此后,这番对话,成了余新元人生的追求。人武部干部张硕田和处了3年的对象付凤云准备结婚,但由于没有婚房,愁得小伙子吃不香、睡不好,工作起来也无精打采。

    细心的余新元看出了异常,经过一番询问,了解了情况后,他对张硕田说:“我回去跟你嫂子商量一下,把我们家的房子腾出一间给你们做婚房吧。”

    几天后,张硕田和付凤云被叫到了余新元家里,一间粉刷一新的屋子展现在他们眼前。看着粉刷一新的房间和大红“囍”字,这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与张硕田夫妇一样,对余新元一家人念念不忘的,还有进城务工人员张兴恒。

    辽阳县刘二堡镇青年张兴恒进城打工,在离余新元家不远处摆了个水果摊位。由于没有灯光照明,冬天一黑就得收摊,生意只能勉强维持。

    余新元知道后,就让儿子给张兴恒的水果摊扯上了电。“爱心电线”一扯就是20年,张兴恒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不仅在城里买了楼房,手头还有了一笔不小的存款。

    在余新元的家门口,有个卖瓜果蔬菜的小市场。为防止出现欺诈顾客的行为,余新元有事没事就拎着板凳找摊主唠家常、讲雷锋,嘱咐他们要诚信做人、公平买卖。

    如今,这条街成了远近闻名的“诚信街”,很多市民坐五六站公交车来这里买菜,图的就是一个放心。

    2006年年初,鞍山市一些“爱心的哥”准备成立一个团体,队长李庆良的脑海里冒出了“雷锋车队”这个名字,但又怕达不到雷锋那样的精神高度,砸了这块牌子。

    李庆良慕名找到余新元,讲述了自己的担心,余新元说:“学习雷锋不必非得学得轰轰烈烈,尽自己所能,真诚帮助他人,就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践行。”

    李庆良豁然开朗,又请余新元担任顾问,带着大家一起制定车队章程,定下“扶贫救困,热心助人”的目标,并决定在每辆车机箱盖的右下角张贴“雷锋擦拭解放牌汽车”的经典画像,把“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的标语横挂在挡风玻璃的正上方。

    “雷锋车队”成立后,余新元常去车队讲雷锋故事,免费为司机发放学雷锋手册,引导大家学雷锋做好事、比奉献不留名。

    组建7年来,“雷锋车队”助人为乐、拾金不昧1000多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00多次,成为一张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道德名片”。

要求全力侦破案件 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
精心做好受伤和遇难群众的救治和善后工作
做一辈子“活雷锋”
乌克兰:普京要亮剑了?
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公职人员购车享优惠引争议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