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位于珠海市三灶镇的“异地务工青年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在附近一家制药企业打工的梅州青年小史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下班后来这里打台球、上网、看电视,原本寂寞的打工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有数据显示,珠海市88.5万异地务工人员中,青年占到90%以上。2012年起,随着10家“亲青家园”陆续成立,务工青年在这里找到了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里,也成为当地团组织凝聚、引导和服务异地务工青年的前沿阵地。
新豫模式:乡情暖人心
作为广东省共青团系统首家专门服务异地务工青年的社会组织,新豫青少年服务中心位于珠海市香洲区明珠南路的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屋子里,这里设置有“证件办理、就业服务、法律咨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服务等7个服务窗口。2013年,该中心共帮助1300多名河南人办理了二代身份证和居住证。一位正在办理身份证的河南务工青年告诉记者,代理办证让他免去了返乡的周折和在多个部门来回奔波的麻烦。
中心免费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也很受打工青年的欢迎。来自河南光山的崔昌友在工地做工时被钢钉刺穿了大拇指,至今铁钉还残留在手指中,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业主和施工单位互相推诿,随着年关临近,积蓄所剩无几的他非常焦虑。
了解情况后,中心负责人张以山陪他上门了解用工单位的态度,并积极协调、反复和企业负责人讲政策、摆道理。在张以山的“软磨硬泡”下,企业终于答应赔偿,崔昌友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新豫的工作模式就是‘乡情工作法’,既能让务工青年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能依托老乡群体的力量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张以山说,虽然还面临着资金不足等困难,但他对这份事业充满信心。2014年,中心准备扩大服务范围,除在珠海设立多个服务站点,还将在中山、江门、东莞、惠州等地设立服务机构。
务工青年的第二个家
有别于新豫以乡情为纽带的工作模式,座落于金湾区三灶工业园的三灶镇异地务工青年综合服务中心是广东省首家直接在工业园区组建的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为企业异地务工青年组织各类娱乐活动、培训班等,并提供心理辅导及法律咨询。
下午5点刚过,小史又准时出现在中心的台球桌前,这里已经成了他宿舍之外的第二个家。就在小史和工友们开始切磋“球技”的时候,几个年轻的女孩来到前台登记预约舞蹈房,准备排练公司年会的节目。
中心负责人吴志华告诉记者, 2013年,他们开展活动约80场,服务异地务工人员达2.4万人次。令他自豪的是,每个季度举办的“玫瑰节”已经帮助不少在三灶镇打工的单身青年男女解决了终身大事。
服务中心还发挥了孵化社会组织的作用。在一次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吴志华发现有个叫肖的年轻人对自行车活动非常着迷,他决定以肖为核心把爱好骑行的青年凝聚起来。在一年多里,中心免费为自行车发烧友们提供聚会场地,帮忙联系赞助、协助策划车友分享会、周末骑行等活动,经过努力,一个有26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的金湾区自行车运动协会已经在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
探索异地务工青年社区自治
连屏社区紧靠珠海保税区和洪湾物流中心两大园区,毗邻澳门,与横琴新区隔桥相望,是异地务工人员聚集居住的城乡结合社区。2013年,一座新的“亲青家园”——连屏新居民家园在这里挂牌运行。
与其他“亲青家园”不同的是,连屏新居民家园是由政府出资、团区委指导、社工组织入驻、居民自治组织“圆桌会议”管理运行的。经过海选,7名“委员”从7000多名外来工中脱颖而出,组成了“圆桌会议”负责社区管理。
来自广西柳州的韦美文是“圆桌会议”的7名成员之一。韦美文告诉本报记者,他们都是普通的打工者,刚选上委员的时候啥都不会,湾仔街道团组织通过“课件制作、活动组织策划”等多场主题培训,让委员们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在街道团组织和她的努力下,新居民家园已经举办了10期“周末大舞台”活动,给异地务工青年搭建起一个自编、自导、自演节目的舞台,让他们在唱歌、跳舞、演小品等才艺表演的体验过程中增进了对邻里及团组织的信任。而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举办的“四点半课堂”更是解决了很多务工人员子女放学后无人照看、功课无人辅导的难题。
据团珠海市委书记王小彬介绍,以“社工+志愿者”为主要运作模式,珠海已经建成10所亲青家园,覆盖异地务工人员逾20万人。经过探索,珠海亲青家园“1+5+X”的建设框架已经形成:即1个自我管理、自我运行的综合管理中心;维权服务站、文娱康乐服务站、成长烦恼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和社会组织孵化站等5个服务站;X则为各个中心的特色自选项目。接下来,团市委还将联合市里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推动更多“亲青家园”的建设。
本报记者 武欣中 通讯员 吴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