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四川省绵阳市委:通过抓好“四个拓宽”提升志愿助残实效
一是拓宽社会动员面。专门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文明办和团市委为办公室主任单位的全市志愿服务领导机构,出台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等全市性文件,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10万元,新建社区助残服务示范站196个,在市志愿服务总队下面专设志愿助残服务大队,制定推出一批政府购买项目,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推动志愿助残事业化发展。二是拓宽志愿组织网络。整合全市45家青年志愿者组织,成立了绵阳市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挥青联、青企协、青科协等团的外围组织作用,以委员代表带头参与等多种形式,吸引带动社会各界参与志愿助残服务。三是拓宽助残服务领域。统筹协调市创业促进会、YBC专项资金和导师创业辅导等条件资源,为残疾人创业和从事助残服务的创业项目提供有力支持。面对震后大量因灾致残群体情况,与中科院心理所等机构设立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同时,在全市50余个村社建立12355心理驿站。四是拓宽宣传推介渠道。借助市内外广播、电视、报刊和共青团网络新媒体中心等渠道,通过全市户外LED、影院、交通枢纽等媒体资源,引导社会公众深入理解和关爱残疾人群体,推动志愿助残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绵阳市民新风尚。
湖北省武汉市紫阳街团工委:着力创新志愿助残模式
一是以区域化团建为依托,打造了一支来源广泛的助残志愿者队伍。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团委、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团委为代表的省、市属团组织带动了一批在汉高校、市属医疗机构和民营企业加入志愿助残项目,逐步形成了一支由高校学生为主体,青年公务员、青工、中小学生和居民骨干组成的5000名助残志愿者队伍。二是以民生呼叫网络服务平台为载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网络。街道出资建立了民生呼叫网络服务平台,覆盖全街1041名残疾人。服务平台由需求数据库、青年志愿者数据库和呼叫指挥中心3个核心部分构成,主要实现紧急救助和日常帮扶两大功能,服务内容涉及家政服务预约、心理安抚、政策咨询等。青年志愿者根据需求进行接单,后期由专业社工负责对接,基本实现1分钟内接听电话、半小时内落实服务。三是以残障人士的切实需求为基础,提供类别化多样性的服务项目。开展辅助医疗志愿服务,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实施湖北省首个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勿忘我”计划。开展文化娱乐志愿服务,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建立盲人电影院,青年志愿者定期开展“给盲人讲电影”活动。开展日常照料志愿服务,定期上门为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清扫,并为残疾人子女提供爱心家教。开展励志互助志愿服务,通过开展《飞扬的人生》残疾人演讲活动,对辖区团员进行励志教育,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开展就业支持志愿服务,联系辖区爱心企业提供原料,并组织志愿者手把手教残疾人制作简易的手工制品。四是以青年志愿者事业化发展为导向,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了准入机制,每一个助残志愿团队必须经过深入调研、提出工作计划、完成培训才能进入阳光家园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评价机制,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后填写《助残志愿者服务评估反馈表》,由残疾人对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完善意见和建议。建立奖励机制,街道团工委和残联与高校团委、青协签订志愿服务协定,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实时表现将被反馈到其所在的党团组织,并成为其获得奖励学分、奖学金等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广东:初步形成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合力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措施。广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志愿助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省的志愿助残服务工作。各级残联设立志愿助残服务联络站(或办公室),村(居委会)残协设立志愿助残服务联络点并建立志愿助残联络员制度,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残疾人专职委员担任本级志愿助残联络员,负责志愿助残日常工作。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健全助残机制。形成以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为志愿服务平台,以青年志愿者为骨干,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广泛参与,各级助残联络站(点)为网络的助残机制。残联与团省委专门建立了志愿助残行动省级联系点制度,确定了省级联系点44个,全省建立了志愿助残服务联络站点1356个,选配联络员17916人。三是创新助残形式,推进志愿助残常态发展。坚持志愿助残与残联各项业务工作相融合,推进志愿助残进家庭、进社区。坚持志愿助残进基地,把志愿助残服务引进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坚持志愿助残进康园,充分发挥志愿助残品牌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广“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在深圳、珠海、汕头、韶关、东莞、中山、江门、茂名等8个市建立了“广东省志愿者康园示范基地”,并由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团省委和省残联联合授予牌匾,标志着广东省志愿助残服务向专业化、常态化、制度化和社会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多措并举推进志愿助残工作
一是启动真情,把扶残助残作为志愿者的内心职责。通过换位思考,激发每个人的同情心和爱心;通过“道里青年”微信公众号、“道里青年志愿者”等新媒体宣传,向全社会宣传扶残助残理念;通过利用社区宣传栏、楼道宣传板等阵地,以及致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一封信等形式,明确志愿者助残的目标、内容、方法。二是健全网络,强化志愿者助残的组织体系。建立全区志愿者助残领导机构。根据服务领域、志愿者专长设立了服务总队,在各街道、乡镇设立支队,在社区、学校设立小队。健全规范志愿助残服务网络,绘制了本社区残疾人分布图。建立助残志愿者队伍。通过登记卡、服务手册、考评制度和残疾人评语,及时、快捷地反映残疾人的要求和助残志愿者的工作情况。三是建立机制,志愿助残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建立“助残接力结对子”制度,由区级领导带头,全区千名科级以上干部、各类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与贫困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并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做到人员流动、对子不变、帮扶内容不变。建立“四挂钩”制度,与地区文明医院挂钩联系,与社区维权岗挂钩联系、与地区共青团协作网单位挂钩联系,与共建大专院校、中小学挂钩联系。建立残疾人优待优先制度,引导驻区单位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制定残疾人优待办法,作为考核地区文明单位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综合指标评比的重要依据。
福建省残联:推进“阳光行动”要着力破解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地区的结对帮扶问题。农村的残疾人是分散的,结对帮扶、提供经常性服务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残联系统长期工作中努力解决而解决得还不是很好的一个方面。二是残疾人需求千差万别。残疾人的残疾程度,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都不相同,因此,需要志愿者提供的服务也是千差万别,需注重个性化服务。如何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如何统筹安排个性化的服务等问题,需要共青团组织和残联组织共同研究。三是志愿服务仍缺乏基本保障。目前,各地的志愿服务活动虽说各级政府、文明办等部门都比较重视,但具体在保障机制方面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如活动经费、活动时间,特别是对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到农村或边远地区服务的志愿者需重点保障。
团江西省委:推进“阳光行动” 坚持五个“注重”
一是注重加强志愿服务培训。找准残疾人的需求点,掌握助残服务技巧,避免发生对残疾人的二度伤害。比如有的聋哑人需要的不是翻译,而是音乐教育;残疾人内心脆弱,志愿者言语不注意有可能刺伤其自尊心;轮椅的使用也有技巧,志愿者使用不当会酿成事故。二是注重志愿服务特点。设计活动要尽量做到双向受益,考虑志愿服务的成本,顾及志愿者自身的需求,建立助残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助残工作可持续发展。三是注重形成服务接力机制。要人性化考虑志愿者的自身发展同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以“多对一”的服务方式,化解助残工作压力。四是注重发挥主办单位各自优势。残联要发挥了解残疾人的优势,共青团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年龄优势,按照“残联出需求,共青团出队伍”的思路,做好需求和服务的对接。五是注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民政系统的管理平台,积极协调财政系统的大力支持,主动团结工会、妇联、社会团体、草根组织,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助残工作。
团吉林省委:推动“阳光行动”要实现“四化”发展
一是服务专业化。吉林省注册助残项目的志愿者有15万人,参与助残工作的志愿服务组织1561个,服务覆盖11万残疾人。吉林省从2011年开始推出志愿者骨干培养计划,推出了全国助残典型于海波,他通过心语志愿者协会,每年坚持开展专业手语培训,实现线上线下培训互动,大大提升了服务效果。志愿助残工作就是要在全省推出更多的“于海波”式的专业注册志愿者。二是服务日常化。志愿服务是做人的工作,需要注重情感沟通。不能一年见一面,每次都换人。志愿服务需要感情联络,一个人要想获得另外一个人的信任和认可,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三是志愿服务项目化。围绕日常照料、就业支持、支教助学、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五项基本内容,摸清省内志愿服务力量,进行细化和分解,在“阳光行动”大项目下面细化出二级三级的子项目,循序渐进推动深化。四是服务功能化。每个地方的志愿助残项目相对来讲规模、作用和功能等相对较小,全国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在社会动员机制、形成关注残疾人等社会风气方面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只有全国一盘棋才能形成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