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3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2014年2月比2013年1月PM2.5浓度已有所下降,但污染物浓度依然持续处于高位,专家呼吁——

蓝天依旧稀缺
减排仍需努力

本报记者 邱晨辉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04日   03 版)

    和所有生活在北京的公众一样,王跃思的过去一周几乎都是在“不见天日”的雾霾天下度过的,不过,这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却从自己的观测工作中拿到一份令人意外的结果——与2013年1月相比,2014年2月PM2.5浓度下降11%。在中国科学院3月1日举办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他对外公布了这份数据——

    2013年1月和2014年2月,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73±139和153±124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1月相比,2014年2月PM2.5浓度下降11%;而2014年2月霾污染过程与2013年1月相比,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20~30%,在气象条件相似的两个污染过程中,2014年2月污染过程(2月19日~2月28日)PM2.5的最大小时浓度为444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213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1月的污染过程相比,PM2.5浓度分别下降16.4%和8.4%。

    空气污染物少了?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爆发了时间长、强度高、范围广的雾霾事件,引起持续关注和讨论,该现象还被一些学者称为“雾霾中国”,和那次相比,王跃思说,北京及周边在2014年2月这次污染过程采取的应急措施和为空气质量达标所采取的长效环保措施已经显示出效果。

    但为何从公众角度来看,大气能见度似乎没有明显下降,甚至直观感觉严重程度与去年1月相同?王跃思认为,如此高的污染物浓度,少量增加或减少对感官能见度几乎没有影响。换言之,大气PM2.5浓度在下降到100微克/立方米以下之前,依然难看到蓝天白云。

    “要让公众感觉有明显好转,还要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王跃思说。

    他还透露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2014年2月污染过程的一个特点是PM2.5中硫酸盐浓度比例下降,但硝酸盐比例上升很快,他说,这说明目前环保措施“脱硝”工作亟需加强。具体来说,电厂需要加大脱硝力度;钢厂、水泥、平板玻璃和重化工等必须全面脱硫、脱硝和除尘。

    这一点得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的认同。贺克斌主要研究大气复合污染源清单,在他所列举的排放清单中,一个“扎眼”的事实是,中国东部是全球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强的区域,其中燃煤、工业生产和机动车是主要来源。他说,在过去20年当中,尽管污染物的相对排放量在下降,但绝对排放量依然呈上升态势,而这是我们目前雾霾频繁发生的一个根本内因。

    如今遇到雾霾天后,“等风来”似乎已经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案,但贺克斌说,“外因是气象,内因是排放,彻底解决问题的出路还是在于减少排放。”

    贺克斌举了北京奥运会的例子。奥运期间,北京进行大幅度的减排,其结果是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了国际奥委会要求。 

    当然,治理排污的前提是要追溯来源。正如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远航所说,开展大气污染特别是PM2.5的源解析,厘清各类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将为制定清洁空气计划特别是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在论坛上报告称,在成霾污染过程中,二次生成细颗粒物可占PM2.5的60~70%以上,而气态前体污染物如何在大气中快速转化形成二次细颗粒物正是我国大气灰霾研究的前沿和挑战性科学问题。

    对比伦敦烟雾事件和北京雾霾事件,贺泓说,伦敦烟雾事件最主要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而北京的二氧化硫浓度比伦敦当时低了一个数量级,然而在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由于大气氧化性增强,使得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污染物转化呈现爆发性增长,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容量下降,造成我国中东部灰霾污染事件频繁出现。

    不过,他也承认,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对于致霾元凶和二次生成细颗粒物的机制尚无完全统一的共识。但他说,“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国十条的指导下采取源头减排的措施。源头减排是硬道理!”

院长空降易 学校转型难
专家研讨“中外合作办学”困境
汕头大学南极科考队返程
老师转变思想成新建本科最大难题
蓝天依旧稀缺
减排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