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青年志愿者之歌·阳光助残行动

广州:残疾人“家门口”迎来共青团阳光服务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岳嘉 阎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07日   03 版)

    每天上午9点,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道的康园工疗站准时开门,李雪、李杰姐弟俩来这里接受日常的就业技能辅导课,跟着志愿者学习剪纸。姐姐李雪,35岁,患有精神性疾病,弟弟李杰,32岁,有智力障碍。他们的父母年迈多病,退休在家。

    “志愿在康园”项目是2011年2月由团广州市委、广州市残联联合发起,市、区残联共同推动,为残疾人朋友提供社区就业、社会融入、康复训练的重要服务平台,也是一项致力于为残疾学员提供切实帮扶服务的阳光助残行动。截至目前,广州市共建成166家这样的社区助残“连锁门店”,依托“志愿时”系统招募逾2.5万名助残志愿者走进工疗站,实现“一站一队伍”的常态化对接,累计服务12.1万小时,为4980名康园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提供“家门口”的阳光助残志愿服务。

    “志愿在康园”只是广州共青团“助残阳光行动”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广州各级团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出行生活协助、康复技能教授、就学就业帮扶等志愿服务。据统计,目前全市各类助残志愿者组织超过300家,“志愿时”系统注册助残志愿者超过10万人,累计帮扶残疾人个案超过50万人次。

    “近年来,广州助残志愿服务形式内容不断丰富,队伍日益壮大,打造了‘特殊少年儿童公益性艺术教育’、‘心灵感应’为视障人士讲电影计划、‘小橘灯’残障儿童关爱行动、‘轮椅飞扬’残疾人轮椅舞者圆梦计划等一批品牌项目,并探索总结出‘志愿在康园’和‘少年宫+残疾儿童+志愿者’志愿助残模式,初步建立了广州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运行格局。”团广州市委书记魏国华告诉记者。

    常态化服务:依托“志愿时”平台,线上互动线下互联

    唐娟娟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学生,2013年10月竞聘成为天河区“志愿在康园”项目团队经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联系助残联盟“招兵买马”、与辖区内各工疗站的骨干策划活动项目、定期巡查各站点评估课程效果……“娟娟姐姐”早已成为各工疗站志愿者和“康园宝宝”心中的“贴心人”。

    “志愿在康园”项目依托“志愿时”系统的线上维系和广州志愿助残联盟的线下互动,凝聚了一批固定的核心团队,通过“一站一队伍、一站一课表、一站一平台”的工作模式实现助残服务常态化。

    唐娟娟在“志愿时”系统上建立了志愿者信息化档案,实时发布“康园志愿课表”,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加志愿服务。“我们还通过这一信息化工作平台,将工疗站学员的数据库实时录入‘志愿时’系统,便于各有关方面了解和对接工疗站的需求。”唐娟娟说。

    截至去年12月12日,全市166个康园工疗站实现了“一站一队伍”的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其中,77个康园工疗站还开展“康园志愿课程”,包括康体运动训练、就业技能辅导、生活技能培训等6类课程,并辅以自行策划的文艺演出、心理辅导、康复义诊等特色服务。

    以“志愿在康园”计划的队伍为依托,团广州市委进一步组建市助残志愿服务联盟,吸引115支助残社会组织加盟,包括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团体、民办非企、基金会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目前,该联盟以自组织运行方式,在周末和节假日统一策划开展志愿助残服务,定期召开联盟例会。

    专业培训:“量身订制”助残志愿服务教材

    海幢康园工疗站站长梁绮华告诉记者,李雪姐弟俩一年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来到康园工疗站接受治疗。 该站覆盖的是20至40岁的青年群体,以社区居民为主。在这里,残疾学员被亲切地称作“康园宝宝”。“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以前他们只能待在家里”。

    从家到工疗站、步行只需10分钟的路程,康园宝宝”要用3个月时间才记得。梁绮华说,李雪最喜欢上跳舞课,“只要让她上台表演她就高兴,一个舞蹈动作要学习1周。她还喜欢唱邓丽君的歌”。根据李雪的情况,志愿者多安排她学习她喜欢的艺术课程,逐渐激发她与外界交流的兴趣。

    “康园宝宝”大都有严重的智力残疾和精神问题,对他们的照顾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志愿者须经过专业化培训。“志愿在康园”项目负责人何淑莹向记者介绍,团广州市委联合广州志愿者学院,“送教上门”,提供助残技巧、志愿课程策划等培训。

    “既保障日常生活,又提供融入社会的渠道和方式,我们按照‘一站一课表’模式,根据‘康园宝宝’不同的能力与兴趣爱好,量身定做了各类特色课程。”何淑莹透露,“志愿在康园”通用的课程有康体运动课、生活技能课、安全守护课、音乐艺术课、文化知识课及实践感知课六大类。

    为提升服务质量,广州志愿者学院专门搭建网上“志愿师资人才市场”,联动全市10万名助残志愿者通过网络,完成助残技能培训。此外还邀请助残专家、资深志愿者、专业NGO、广州美术学院等,围绕培训、课程设计、工疗站学员的需求等,专门编写出版《广州市助残志愿者服务指南——以“志愿在康园”计划为例》、《“志愿在康园”计划康园志愿课程攻略》等书籍,并依托位于广州志愿者学院的全国志愿者助残培训基地,编辑发布全国首部志愿者原创的“康园志愿课程漫画教材”。

    文化传播:时尚化方式广召爱心人士参与阳光助残

    “我们依托@广州共青团官微、公众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每日定时发布‘康园志愿新鲜报’,为志愿小伙伴和‘康园宝宝’提供最新的服务信息,每月制作一期“志愿在康园”计划EDM(电子月刊),并拍摄‘志愿在康园’社区助残志愿星微纪录片,多渠道加强对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线上’宣传。”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会长何淑莹介绍。

    联盟在“线下”还举办社区助残志愿星评选活动,挖掘社会助残英雄,共开展48场社区觅星行动,成功觅得109位助残星候选人,并编辑出版《社区助残志愿星人物风采录》,设计制作一批“康园星级激励徽章”,以吸引更多社会人士关注并参与到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模式探索:专注少年儿童特殊群体艺术融合教育

    特殊孩子也是助残志愿者关注的重要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团广州市委联合市少年宫探索出一套“少年宫+残疾儿童+志愿者”的艺术融合教育模式。

    2006年,团广州市委、市少年宫筹建“特殊儿童教育中心”,并设立特殊教育中心志愿服务队,共有8所高校、4家爱心企业,共计400多名志愿者参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心开展公益性特殊教育服务项目,为患有智力、听力、视力、肢体或精神残疾的儿童提供服务。

    特教中心负责人关小蕾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公益性艺术教育服务项目达到19门课程,每周能够提供600多个免费学位。中心采用以项目活动推动志愿助残工作的模式,包括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课程活动、“融爱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项目、爱成长综合教育项目、瑕之美特殊儿童艺术节等。

    去年在北京、广州分别举行的“当我遇见你”海上儿童融合大展便是广州共青团艺术融合教育的结晶。展览首次以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融合”为题,集中全世界近40个国家最有创意与爱心的儿童艺术,从儿童社会责任和弱势群体关怀两个角度着眼,聚焦各类身份儿童的重大童年事件,为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开启相互靠近、相互温暖的“破冰”之旅。

    团广州市委书记魏国华表示,助残志愿服务关注弱势群体、倡导阳光助残、彰显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广州共青团会继续深入推进阳光助残事业的发展,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参与,进一步提升广州市的助残志愿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岳嘉 阎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3月07日 03 版

中央文明办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首都新闻界开展“学雷锋——我是志愿者”活动
团云南省委招募四千志愿者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会换届大会在京召开
广州:残疾人“家门口”迎来共青团阳光服务
全国首台“志愿服务号”亮相肇庆
沈阳:青春分享“V公益讲堂”
团情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