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3月08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春雷动·观会

有什么样的财政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本报记者 刘世昕 林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08日   01 版)

    一本A4纸大小的彩色漫画读本,让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书记张天任觉得,今年的预算报告理解起来容易多了。数千组枯燥的数字在200页的漫画解读材料中变得生动起来。

    张天任还发现,今年的预算报告与去年的完全不一样。去年报告主体是一张接一张的表格,看起来就是个账本。而今年的报告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专门介绍2014年财税改革的路径,从预算改革到税收改革,还有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以往账本的内容都在图册里了。

    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看来,预算报告着力谈改革,大背景是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到的,今年要把财政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干了30年财政工作的曾志权说,预算报告这样的变化,他也是头一回看见。

    曾志权的判断得到了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戴柏华的认可。他说,报告结构的改变,就是突显了2014年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关键年的特色,同时也希望告诉代表们,预算报告不再是简单地向代表报账,还要请代表一起商议财政改革的路线图。

    2013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12.9万亿元,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如何管理好日益丰盈的“钱袋子”,需要更加符合国家治理逻辑的现代财政制度。

    在他看来,不论是预算报告的“变脸”,还是2014年被列为财税改革年,变化的背后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横空出世”,甚至让学者都有些措手不及。当时有学者说,这个提法跑到了大多数学者研究的前面。可是,在一些财政成熟的国家,现代财政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而是塑造现代国家的利器,甚至已经被提到“有什么样的财政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的高度。

    国内很多学者都记得,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一两个月里,各类论坛密集举办,主题都是研讨财政被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究竟有什么内涵。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财政能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因为财政的改革可以看作是撬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

    高培勇说,与政府职能部门活动相关的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就是政府职能所管的领域;另一条是“钱”,就是为政府部门履行职能所配置的资金。

    两条线索相比,显然从“事”入手直接调整政府的职能难度大,但如果从“钱”入手就会容易一些: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多拨款支持;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能部门,就少拨款,甚至不拨款。

    今年预算中一个与之相关的变化是,中央政府提出今年要减少1/3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且专项转移支付在整个转移支付盘子中所占的比例,也要从2013年的43%左右降到37%左右。

    与“跑部钱进”密切相关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近年来饱受诟病。

    其中一个弊端是,相同的职能分散在若干个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都希望有分配资金的权力,结果专项成了“撒胡椒面”。

    在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看来,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合并减少,可以倒逼政府职能的整合。

    这样改革的逻辑在中央政府那里早就有表述。在2013年5月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曾指出,事权调整必然涉及财权,必须加快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雍君看来,将财税改革与国家治理紧密相连,超越了以往对财税改革的常规认识,与中央政府提出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逻辑一脉相承。最明显的对应就是政府削减三公经费,以及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张天任注意到,今年的预算报告提到,今后除涉密部门外,中央和地方政府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此外,还要加大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

    王雍君说,传统财税改革强调财税制度的合规性管理和绩效管理,而治理视角的财税改革强调财政受托责任、透明度、预见性和参与度,这些都是“善治”的基本元素。

    在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体制下,财税还承载着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的关系。近年来,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税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核心的内容是,哪些支出该由中央政府埋单,哪一部分该由地方负担。

    对此,今年的预算报告中也针对性地提出,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

    张天任此次的建议与养老有关,他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养老行业的扶持,通过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市场上更多的资金进入养老行业。事实上,养老、医疗卫生、住房等诸多民生领域的改革,都需要财政资金发挥引导作用——今年的预算报告则明确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协同引导作用。

本报记者 刘世昕 林衍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3月08日 01 版

树立正确发展思路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有什么样的财政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关村打造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
“4%GDP”教育预算怎么花?
假放权真放水 “红顶中介”蚕食改革红利
医改比经改更难 仅次于政改
中国青年报
微信账号二维码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