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崔丽)针对有声音说上海自贸区目前优惠政策不足的疑问,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今天在记者会上回应称,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下一轮扩大开放做一个试验,形成可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而不是可推广、可复制的优惠政策。
针对上海自贸区,高虎城说,这个试验区主要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制度的红利和开放的红利。试验区的一个主要目的和中心也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放开投资领域的审批,投资贸易便利化特别是服务贸易方面的准入和金融改革方面进行试点。其中,关于外商投资领域一个主要的管理方式是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提出来的。
高虎城说,通过5个月的试验,初步看到,各方面的发展、工作进度是正常的。首先商事登记改革率先在自贸区实行,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改革3月也将在全国推开。对外商投资的管理,负面清单已经如期公布。贸易便利化方面,各个监管部门都采取了简便放行的方式,进一步方便试验区企业的经营。在服务贸易领域方面,我们开放了会计、金融、咨询等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自贸区构建了协同和联合的监管机制、综合的执法制度、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的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安全审查和反垄断的协助审查制度、综合评估制度6个方面的政府联合监管体制。这是制度创新的探索。
“有理由相信,到目前为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初步的评估是正面的。”高虎城说。
继上海之后,甘肃、福建、河南、广东等多地也积极申请筹建自贸区。高虎城表示,针对这些申请,商务部已与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省区市有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将在评估和总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继续完善和缩减试验区的负面清单、健全试验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体系方面,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总结,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谈及对外贸易,高虎城介绍说,去年国际市场形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变化很大,外贸实现了预期目标,中国去年进出口贸易达到4.16万亿美元,在货物贸易方面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他同时坦言,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出口产品当中,绝大部分附加值比较低,自有品牌比较少,在全球的营销网络和营销方式也是比较滞后的。这是下一步由一个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