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11国联合搜寻MH370

本报记者 卢义杰 高四维 郑宇钧 实习生 张宇 汪诗韵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3月12日   07 版)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编制

    MH370航班失联事件步入第四天。截至发稿时,这架载有239人的客机依旧没有被找到。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等11个国家组织力量进行了搜救。

    在受访的多位军事学者看来,此次中国海空投入的力量和决心可谓空前。他们同样认为,在未来的跨国海空联合救援领域上,各国合作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何现在才调用卫星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以下简称“马航”)MH370失联已经90多个小时了。

    在马航的官方声明中,“搜索和救援队目前已将搜索范围扩大到飞行道以外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海岸。有关当局也正全力研究失联MH370可能折返马来西亚梳邦的可能性。所有的角度也正被检验,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截至目前,马航仍然“没有确定飞机的行踪,也没有获得飞机坠毁的证据”。

    根据空军指挥学院科研部部长安鹏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的分析:“飞机可能是相对整体地坠入海底,扎入淤沙或者石头里。”

    安鹏认为,MH370的消失存在三种可能性,“在雷达的消失点直接坠落;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之后,以一个小角度整体坠落;折返时发生坠落”。

    “相对整体的角度比较大,扎入海底以后,包括黑匣子,也可能扎进淤沙或者石头里,信号发不出来,通过金属探测器探测也很困难。”安鹏说。

    包括马来西亚、越南、中国和美国等国在内的11个国家的军舰、民用船只和飞机正在马航MH370失联的最后海域进行搜索。其中,中国派出12艘(包括台湾2艘),调用10颗卫星,以及3架飞机,堪称有史以来外派的最强搜救阵容。

    包括海洋、风云、高分、遥感等4个型号的10颗卫星正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其中部分卫星还停止了原有工作计划,清空星上原有指令,全力搜救,以加强对失联区域的气象监控、通信、目标搜索等行动的支持。同时,加强对北斗导航卫星的状态监控,以确保随时为地面救援行动提供可靠的导航、通信支持。

    对于卫星的出动,不少人提出质疑:“为什么等到现在才调用?”

    对此,《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一般空难凭借现有的飞机力量就能够找到,像搜寻失踪的法航447,就不需要动用卫星。这次事件非常具有特殊性,失联客机没有发出任何的预警信号,到现在也不能确定遇难地点,信息几乎没有,所以才出现了联合搜救,调用10颗卫星。”

    与普通飞机和舰船的查询、探测相比,卫星更能获得全景画面,普通飞机和舰船只能获得局部的单景画面,但卫星可以掌握相关地区的全局状况。卫星可以进行全局性的细部扫描,卫星成像技术可以达到微小水平,若残骸具有成片特质,则其通过卫星识别会更加容易。

    “各种卫星的探测方式和探测区域不同。”国际级功勋试飞员徐勇凌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了为什么使用不同型号的卫星进行探测,“风云对局部区域的气象状况和灾害天气进行预测,因为在活动区域相关国家的舰船和飞机活动量比较大,执行搜救任务的设备本身也存在安全性问题,尤其是气象灾害防护的安全性问题很重要。”

    “不同类型的卫星各有优势,尽可能多的运用一些方法和手段对搜寻残骸会有更大帮助。”徐勇凌说。

    “遥感类卫星可以直接参与搜救,它可以对广大的海域拍摄高分辨率照片,无论是光学照片还是红外照片,而这样的照片在天气条件允许情况下,有可能反映出海面残留的大面积油污或者大片残骸。”王亚男补充道。

    据报道,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连续向各型号卫星准确注入应用指令数百条,确保卫星按搜索救援需求提供持续、快捷、精确的云图、卫通等信息及数据服务。

    我国海上搜救力量作出了最大努力

    3月8日、3月9日,我国海军共派出4艘军舰前往相关海域,这4艘军舰是导弹护卫舰、两栖登陆舰、导弹驱逐舰、两栖船坞登陆舰。

    另据媒体3月11日晚间报道,中国空军也出动飞机执行马航失联客机搜救任务。

    安鹏告诉记者,空军已于3月11日派出两架飞机执行赴马来西亚客机失去联系海域的空中搜寻任务,当日下午,两架飞机在相关海域各飞行1架次,空中搜寻时间3个小时,“出动固定翼飞机的成本很高,但这体现了国家救援的决心”。

    他说,海军、空军、海警、卫星、民船等军民各要素实施远海联合搜救,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被一些媒体形容为“中国启动‘史上最强’海上救援”。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等10个国家也投入搜救。

    在王亚男看来,在民航运输史上,这么多国家联合出动多股海空力量搜救的确“史无前例”,“在今天,人的生命价值是最大的,这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国防大学教授李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MH370航班上的中国乘客是最多的,事件对中国影响较大,为了快速进入有关海域,我国肯定要加强力量。

    “军舰除了战斗任务以外,也有赋予人道主义的任务。”李伟介绍,导弹护卫舰主要任务是和其他舰艇一起形成搜救态势,它可利用声呐对目标进行探测,在侦察能力上可以发挥作用。

    两栖登陆舰则主要承担运输任务,一旦发现目标之后可及时运输乘客。因为两栖登陆舰的个头比护卫舰大,容纳的人更多。

    “一旦发现生还者,就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医疗救护。”王亚男表示,此次执行任务的井冈山舰上载有14名医护人员。公开信息显示,该军舰舰长210米、宽28米、排水量2万吨,是目前海军排水量最大的综合船坞登陆舰。

    驱逐舰的作用,则介于护卫舰和登陆舰之间,既能用于发现目标,也能运送人员,在搜救过程中起到的是综合作用。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告诉记者,此番之所以派出军舰,是因为军舰行动能力迅速,综合搜救能力比较强。军舰通常处于高级别的战备状态,搜救力量处于待命,出发很快,到现场迅速。而随舰搭载的特战队员潜水能力也很强,可以分担和潜水分队的任务。

    张军社认为,这么大面积的疑似失联海域,兵力越多,搜索的范围才能越大。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吨位上来讲,中国海上搜救力量作出了自己最大努力。

    在张军社看来,全速航行对舰船的发动机、动力系统有一定破坏性,但这样的损害体现出了海军官兵的决心和感情,“时间就是生命,不是哪一个指挥官的一时冲动,而是整个海军为了更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共识”。

    他认为,我国海军常年面临海上的情况,包括东海、南海,积累了丰富经验。海军军舰每年执勤都要参与海上搜救,海军和政府相关部门经常会商、相互情况通报、展开联合搜救演习,已经形成常态化机制。而作为大范围的国际搜救,还得在国家层面协调。

    徐勇凌表示,相比一些国家,我们国家技术上较有优势,应当发挥优势,为维护国家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对此次事件负责,“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其实是一盘棋的。”

    领土争端曾致南海地区缺少联合搜救机制

    在李伟看来,救援怎么划分搜救海域、怎么合理划分搜救时间,让每个国家充分发挥作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装备、搜救设施如何起到弥补作用,这都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合磋商。

    “这种机制首先要以条约、章程、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平时多演练、双边多磋商。”李伟说。

    记者了解到,国际联合海上救援机制依托《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和救助公约》,由国际海事组织协调。多年以来,尽管有一些进展,但张军社认为,国际海事组织比较松散,效率比较低。

    他认为,南海地区缺少一个区域性的海上联合搜救机制。2011年,中国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以求逐步形成中国-东盟多层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其中包括海上搜救。3年过去,张军社认为,就海上搜救来说,确实还需要加强。

    他表示,障碍在于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存在一定的海洋领土争端,制约了相互间的合作。但这一次的国际联合救援,体现了这些南海周边国家抛弃海上争端的意识,人道主义救援没有国界,这为今后加强相关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先例。

    在他看来,东南亚国家的联合反恐有机制支撑,东南亚地区反恐中心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海上搜救也应该有常设机构,以此搭建信息分享机制,对涉及海上自然灾害、海盗等人祸及时通报。

    “中国应联合南海周边国家,依据《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和救助公约》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其他制度,再进一步合议推出细化的南海区域性细则。”张军社说,这需要明确牵头单位的领导责任,海军作为部委级别的联络机制成员,会服从牵头单位的指挥,这就体现在当海军军舰的目标海域,就是交通部通报的可能失事海区,各舰队和地方政府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区域性机制。

    记者了解到,救援西沙渔民是近10年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在西沙规模最大的一次非战争行动,海军南海舰队先后共有14艘舰艇、4架飞机执行搜救任务。张军社认为,西沙救援渔民目标明确,不需动用地方力量,但这次搜救的难点在于难以确定失事准确海域,所以在国家层面的协调上,由一直有密切联系的海军和交通部联手。

    “平时海军和交通部海上搜救有联合工作机制,在交通部协调下,海军参与进来,依据海上搜救中心协调的海域展开搜救。”张军社相信,海军舰艇遇到其他国家军舰也会有相互间的交流。

    徐勇凌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作为事件相关责任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出事区域飞行管制区主权方越南都是责无旁贷的,要对其管辖区域发生的事件负责。而有能力的国家,特别是事发区域附近的国家,出于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等道义和责任区的责任,进行出巡和营救是很自然的。

    他认为,健全跨国海空联合救援机制,第一要注意区域协作、各自包干,防止包干区域之间出现空白区域;第二要实现各自装备功能及性能的互补,例如航空和舰船的功能是互补的,舰船速度较慢,但其照片清晰度高;飞机速度较快,若在某地发现目标,可以迅速抵达。

    “航空专业工程团队和航空事故处理团队需要跟船出发。除了飞机、舰船这些可移动的大型探测装备外,还需要可以直抵可疑目标的近距离探测。”徐勇凌说,对于水下的可能目标,需要潜水人员和潜水装置进行识别。而发现物品后还要对其进行辨析,就需要打捞物品,打捞需要专业团队,打捞上来以后要对物品进行辨析,也需要专业人员。

    在他看来,有必要建立专业的医疗救护团队,因为搜救过程中有些人员需要进行医护救治;同时需要有一个信息发布团队,因为各国的信息需要一个共享平台,信息发布也需要有一个权威的平台。“一些单位或个人发布的虚假信息会对公众造成误导,对受害者家属造成伤害,也会影响搜救工作。”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11国联合搜寻MH370
贴心服务专为外出务工青年定制
沈阳铁路局:蓝色“小水滴”助力“三个出行”
团情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