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标致,到东风本田发动机,再到广汽丰田,最后到广汽乘用车,古惠南从26年前大学毕业起,就投身于广州的汽车事业。如今,他已经是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主管生产、开发和质量工作。
6年前,广汽开始筹备乘用车自主品牌,作为老广汽人的古惠南以技术骨干的身份加入这个新的团队。他坦承,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在合资企业,即使是技术人员,对自己也没有身份上的认同。那几个合资企业,我都是创立初期就进入的,在那里工作,就像在养从别人家抱来的孩子,虽然也很疼爱,却害怕他随时被抱走。广汽传祺就不一样了,这是我们自己创建的品牌,哪一天我退休了再回来,好歹也是正儿八经以建设者的身份回来。”
古惠南回忆,一开始来到广汽乘用车,厂房、土地都没有,市场在哪里不知道,全部都是从零开始。但古惠南突然觉得自己有了根,可以自己创造些东西了。“我在合资企业待了20年,从个人的意愿讲,自己的确积累了不少东西,希望能干点事业出来。”
2007年,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还在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他在关键时刻接下了广汽集团打造自主品牌的重任,带着一帮兄弟来到了广汽乘用车,古惠南就是其中一个。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群多年在合资企业打拼的人发现了一个不曾提过的梦,一个拧成一股绳的创业团队就这样形成了。
6年前开始创业,4年前第一款传祺车下线,至今已推出3款产品。2013年,广汽传祺实现8.5万辆的销量,这个数字比2012年3.3万辆增长近160%。
“打造自主品牌的过程很不容易,但这些年来,我们身上的这股冲劲儿一直都在。”古惠南说,广汽乘用车公司刚刚建立不久,就遇上了全球金融危机,整个汽车市场受到很大打击,广汽传祺的诞生,颇有些生不逢时的意味。至于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把传祺做得这么好,可能是因为一直伴随着的那种危机感。
“我们刚起步的时候,人很少。要找投资、找土地、找政策,熟悉这些业务的人又非常有限,变成你什么都要干,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这当中,最难的是‘人’,带过徒弟的人都知道,很多活儿自己干比多带几个人快多了,但是你必须要把他带出师,否则事业做不大,而且你永远也发展不起来。”古惠南说,一旦人员管理到位,企业走上正轨,技术上就可以实现时间换空间,很多汽车技术的难点都是可以克服的。
人的力量始终是核心,广汽乘用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整合和人才的整合。古惠南说,广汽现在打造的是国际化研发网络,就是把国际技术罗列起来,把周边的资源整合好,这在现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广汽自主发动机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以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为主,涵盖1.0T到2.0T的不同排量。广汽还在加紧研发干、湿双离合变速箱。
“中国车企开发自动变速箱为什么那么晚,其实就是被外国人吓怕的。我们当年合资的时候,中国有要求,做整车就必须做发动机。20多年前,广汽与老标致合作的时候,大家还没想到变速箱会成为一个关键技术。因为那个时候基本上是手动挡,我们中国也做出来了,只能说我们对前瞻技术把握得不够。”古惠南说,合资企业基本上都用进口变速箱,他们问外国人要不要做变速箱的时候,外国人就会讲,“变速箱不行,没有50万台、100万台的规模做不了”,其实那并非完全做不到。
在古惠南看来,在拥有主打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品牌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整车上。就像厨师炒菜一样,菜是有了,但每个厨师的佐料差得很远。厨师的水平不是因为他买材料的水平比别人高,而在于他整合水平高,火候技术把握到位。“作为主机厂,不应该本末倒置,当你把开发整车的精力投入到零部件上,以此来代表你技术水平的时候,你的整车开发恐怕就会遇到瓶颈。”古惠南说。
“有人问我,有没有零部件厂刁难过我们,不给我们供货。我说有,但那是表面现象,他们刚开始对广汽造自主品牌还没信心。”古惠南回忆说,“我记得有一家零部件企业做得不错,但对我们不太感兴趣,供货量不大。后来我们去找另一家国际知名公司谈我们的规划、未来,他们反而看好我们,给我们优惠条件供货,现在我们合作得非常好。之前那家供应商又主动和我们联系,可惜只能作为备选了。”
“广汽传祺的底盘系统工程师叫马克,是意大利人。当他看到我们的设计、规划以及传祺人的决心后,辞去了阿尔法·罗密欧的工作,下定决心跟我们干,因为这里让他更安心。”古惠南说。
本报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