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国人大代表们拿到手里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的说明,出现一个数字:16。这是经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和讨论,国务院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了16处。
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最为关键的6处修改,涉及到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医疗改革、重拳整治污染、生态环境建设等。
有评论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鲜明地烙着继续深化推进改革的施政思路,每一处修改都着墨于改革路径与方向,并且表明政府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力图取得实质性进展。
李春龙代表说,我国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很多矛盾,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财税体制改革、民生改革、生态环境改革,都需要在攻坚克难的改革中啃“硬骨头”。
政府工作报告虽然修改不多,但字字句句回应百姓关切。
本次两会上,环境话题“热得发烫”。 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等10个城市上了环保“黑名单”,不只河北团,驱除雾霾,其他许多团里的代表也纷纷献计献策。
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整治污染,在出重拳“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之后,增加了“推广新能源汽车”,体现了防治结合的思路,不仅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且起到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的功效。
云南代表团代表和良辉给政府工作报告提了一条建议,“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如今这条建议在修改后的报告中,得到回应。这也是报告中惹人关注的一处修改,在“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一句话中,将“探索”改为“推动”。
从“探索”到“推动”,两字之别,从有所保留的尝试探索,到大刀阔斧式推动,从“坐而论”到“起而行”,以表明政府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更加积极的态度。
此外,增加“发展普惠金融”,以使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增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意在适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增加“重视科普工作和科学精神建设”,重在提高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增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是呼应民意民生,回应社会百姓期待。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王梦婕 崔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