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突如其来的脚步声,扰乱了古老村庄的宁静。一个穿白大褂的身影进入村头几位老人的视野。
“来啦?吃饭没?”老人们忙起身相迎,犹如见到久别的游子,他们紧紧握住穿白大褂年轻人的手,关切地嘘寒问暖。
年轻人叫毕文华,是山东潍坊中医院泌尿外科的主治医师,他是来为村里的老人义诊的,这样的义诊每月一次。3年来,毕文华和他的志愿者同伴们一直为老人义诊。
山东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庵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周围是起伏的群山。村里原有140余口人,随着年轻村民或外出打工,或远嫁他乡,如今只剩下10位老人留守,以种田、加工柿子为生。
老人中最大的84岁,最小的也已68岁。村里没有卫生室,离镇上的小诊所约14公里山路,老人去一趟来回最少3个小时。由于腿脚不利索,老人们很少下山,看病极其不便,生病时大都靠拖、靠挨。
2011年,一群“驴友”拍摄的照片吸引了山东潍坊春雨社区义工公益服务中心主席孙在前的目光。深入了解老人们的现状后,孙在前联系医药企业资助,并向社会募捐,最终建成了爱心诊所,主要依托潍坊中医院的志愿者定期为10位老人义诊、送药。志愿者中有科室主任、医生、护士。“很多人常常下了夜班便直接上山义诊。”该院团委书记孙宏说。
“毕大夫来了。”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不到一刻钟,诊所内已聚集了五六位老人。
走了近一小时的山路,顾不上歇口气,毕文华便马上开始给老人检查身体。
诊所一角的柜子里有50多种常用药品,还有为10位老人建的健康档案。
76岁的彭先收患感冒三四天了,毕文华仔细询问症状后开了感冒药,见老人外套敞着怀,他仔细叮嘱老人:“一定要把扣子扣好,要不山风一吹,很容易加重病情。”
“他们是来救俺的,这个人情还不了啊。”82岁的彭先用对这些大夫非常感激。2012年,彭先用的后背突然长了一大片皮癣,奇痒无比,当时义诊的两位大夫分别来自内科和外科。他们用手机拍下症状,传给医院的皮肤科大夫,经诊断是湿疹,用药后,彭先用很快就康复了。
看老人们生活不便,志愿者们每次上山除了义诊,还为老人带来生活用品和食品,帮老人们抬水、砍柴、收拾院子。这些年轻人还带来放映设备,在村里放映了4场电影,为这些几乎足不出户的老人送去欢乐。为不给老人增添负担,来不及下山时,志愿者就自带帐篷,在山上住下。老人们劝了多少回都没用,这让老人们“实在心疼”。
彭先收主动认一位志愿者做干女儿,逢人便夸干女儿如何能干。最让他高兴的是,逢年过节干女儿常会打来问候电话。
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志愿者和老人们相约义诊的日子。“俺们都盼着这一天呢!”彭先收说,时间长了,老人们牵挂着每一位来过的志愿者。
2012年的农历小年,志愿者们提前约好上山和老人一起过,不料当天大雪封路。志愿者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雪深路滑,花了好几个小时才上山,几位老人已经在村口等了许久。“即使雪再大,也不能让老人们失望。”孙在前说。
老人们的善良深深打动着这些年轻人。每次上山,老人们会送来自家的咸菜,送来热水。尽管志愿者们会及时补充药品,但有时,老人们看到药剩下不多时,便舍不得吃。过年时,他们甚至会把香炉摆在诊所前,为这些善良的志愿者烧香祈福。
2013年,毕文华被医院派到上海进修,利用探亲假,他专门上山看望老人们,这样的探亲假一年仅两次,每次3天。对他而言,如今见老人的机会比见外地父母的机会都多,“家里亲,那边也亲”。
令志愿者们欣慰的是,目前10位老人的身体尚可,没有出现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但有一点仍让他们感到焦虑:鉴于目前子女离家的现状,如果老人一旦需要住院治疗,出院回家休养后,谁来长期照顾他们?
3年间,爱心诊所为老人发放价值近4万元药品,义诊30多次,千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更大的愿望是,在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建更多的爱心诊所,为那里的老人实现“看病不出村”的梦想尽一分绵薄之力。
本报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