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有地域、文化、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差异,更有工作角色、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转变。”阿力木江·于苏云今年35岁,维吾尔族,2013年5月,受团新疆自治区委派遣并担任驻浙团工委书记和工作组组长。
在这之前,阿力木江·于苏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伊斯拉木阿瓦提乡的党委委员,一直在和田工作。他说,角色变了,工作对象也变了,团工委刚成立,自己也初到浙江,碰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到哪里去寻找自己工作的对象。
在别人介绍下,阿力木江把第一个关注的目光锁定在杭州的一家穆斯林餐厅,并希望通过该餐厅了解新疆籍青年聚居的地方,同时打开新疆驻浙团工委的工作。
然而,这家餐厅的员工并不能理解,阿力木江说,第一次见面时,餐厅的员工根本不理,“向他们介绍驻浙团工委的工作,告诉他们有困难可以打电话找我们帮忙,但他们明显不信任,还有人甚至问‘这有啥好处’。”
就这样,第一次,阿力木江失望而归。第二次登门,仍扫兴而回。“直到第三次,许是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老板,也感动了这里的年轻人。”阿力木江说,“我们现在都成了好朋友了。”餐厅里如今已和新疆驻浙团工委成了好伙伴,通过餐厅还找到了许多新疆籍青年,在浙的新疆籍青年也通过餐厅知道了团工委。
除了执着与诚心,阿力木江也有“笨”办法,他借来自行车,到杭州的各个市场、新疆人开的餐馆以及车站码头,一个个地走访。杭州、嘉兴、金华、宁波、丽水、绍兴……只要知道在浙江哪里有新疆籍青年在,阿力木江说,无论多远,他都要赶去。
至今,阿力木江已登记了3571位在浙的新疆籍青年,基本掌握了他们的年龄、学历、原籍地、在浙居住地、从事的职业和联系方式等,并“找”回流失团员185名,发展新团员46名,还在杭州帕米尔穆斯林餐厅、宁波市贝仕迪电器公司、金华市华孚棉纺公司等新疆籍青年集中的地方建立了新疆籍务工青年团支部。
作为驻浙团工委书记,阿力木江说,他必须保持与在浙新疆籍青年的联系,掌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为此,他时时走访在浙新疆籍青年,并和他们一起过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民族节日,在他们中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短短大半年,阿力木江开展的宣传活动、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座谈会多达40余场, 参加活动的青年达到19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500多份。
去年,在几次涉疆暴力恐怖案发生后,团新疆区委要求驻浙团工委调整工作方向,阿力木江深入新疆籍务工经商集聚区,在为在浙新疆籍青年提供服务与帮助的同时,积极展开走访摸底,和各类务工经商人员展开交流,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配合浙江相关部门妥善处理涉及新疆籍青年的各类纠纷。
随着工作的开展,阿力木江说,现在浙江许多涉及新疆青年的纠纷都会想到新疆驻浙团工委,而在浙新疆青年碰到困难也会向驻浙团工委反映。
去年8月27日,在嘉兴的天山水果批发店商人阿不力孜致电阿力木江,因为生意的纠纷,请驻浙团工委协调解决。接到电话后,阿力木江迅速赶往嘉兴。原来,替阿不力孜运输水果的买买提明,因为装车的时候没有固定好水果箱,加上路途遥远、一路颠簸,导致水果箱倾斜,水果受挤压破损而变质。水果店的阿不力孜不愿意收货,而这批水果价值数十万元,从而产生纠纷。了解情况后,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了协议。
去年12月,杭州拱墅区发生一起聚众斗殴事件,斗殴双方是新疆籍维吾尔族青年和其他省份的回族青年,接到派出所电话后,阿力木江立即赶去,在为派出所翻译的同时了解了案情,配合参与协调处理。一次,因为违规设摊,买买提·卡德尔等8辆车被杭州城管部门扣留,20多名新疆籍人士聚集在清波中队大门处。得知消息,阿力木江迅速赶去,一方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劝解聚集的新疆青年回到住宿的地方;另一方面主动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希望能考虑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经过阿力木江持续劝解和跟踪,最后得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只有深入到青年中,才能真正让青年了解,真心才能换来真情。”阿力木江说。仅去年下半年,他配合协调纠纷就有十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