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正在崛起。今年3月,除了两部好莱坞大片外,有17部国产中小成本影片上映,其中获得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银“双熊”的华语影片《白日焰火》,首日票房即破千万元。
在2013年的电影市场上,现实题材、中小成本的影片也是贯穿全年的看点。我国2013年票房为217.69亿元,国产影片市场份额高达58.65%,有效地实现了对好莱坞大片的“逆袭”。
对票房贡献最大的要算中小成本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投资不到2800万元,票房5.15亿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3000万元以内的投资,票房超过7亿元;让观众和业内人士打出“零差评”的《全民目击》,投资4000万元左右,斩获近2亿元票房;1200万元打造的《无人区》,上映两天就收回成本,5天票房过亿元……
这些中小成本电影同期打败的是《超人:钢铁之躯》、《金刚狼2》、《霍比特人》等好莱坞大片,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耗费巨资打造,特技、动画场面堆砌的好莱坞大片,尽管其情节依旧引人入胜,但已不能满足我国观众日益多元的观影需求。如今,观众期待看到更真实、更深刻反映本国文化的电影。
清华大学创意分析工作室对部分小成本电影观影人群分析发现,这些观众平均年龄20.3岁,其中女性占8成;对微博舆情的分析发现,这些观众多分布在向二三线城市。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刘海波认为,这一轮电影票房的增长,与电影院走进二三线城市观众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且在城镇化加快推进过程中,一些“新城镇青年”群体的出现,使喜剧、贴近生活、关注小人物命运的中小成本影片受到追捧。
《经济参考报》报道指出,观众对中小成本电影的认可和选择,意味着中国电影迎来了一个好的市场机遇期。近10年来,一些大片动辄投资上亿元,大场面名演员不断推高电影制作成本,加上宣传发行费用高昂,追高求大的不良风气既限制了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又造成观众审美疲劳,也阻碍了新导演和演员的成长。在中小成本电影的挑战下,电影进入细分市场的时代。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认为,中小成本影片崛起,说明社会对待电影正趋于理性成熟,更加有品位有自信。一方面,由于总投资比较低,投资方敢尝试新的风格,导演也能够尝试多种类型,创作积极性高。另一方面,这些电影成本虽小,内容却不浅薄,观众青睐贴近生活的题材,能够引起共鸣。
不过,2013年大片疲软现象也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关注和焦虑。《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在市场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票房超过6亿元,说明观众对国产大片已经渴望太久。
电影产业评论人王义之表示,“过去我们曾经提出的大片独大的产业结构是不健康的,但如果情况反过来,市场上只有中小成本影片,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任何一个电影市场,大片对产业和市场的提升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大片集中体现了一个电影产业的最高工业水准,它的‘产品力’决定了它具有更大的文化承载力和传播力。对于一个健康的电影产业来说,大片是产业的支柱和开拓者,中小成本影片则是产业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
业界对一些“名利双失”的“烂大片”的诟病,往往在于其内容和内涵。“中国大片比较看重大场面、大投资、大明星,这其实是舍本逐末。”在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看来,对人物形象、情感的塑造是否深入,是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此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大片创作。近期成功的中小成本电影都具有此类特点,这对大片创作是有借鉴意义的。
“小成本影片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而且由于中小成本影片屡屡跑出黑马,许多投资人以‘赌马’心态批量跟风生产。”导演何平直言,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必须拍高质量大片。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认为,中小成本电影丰富了市场,但还不是主流,更不能代表全部。“每次中小成本电影取得成功,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非常大的推动力和生命力,也给新导演、新演员带来了机会。但国产大片确实在行业当中发挥了行业标准的作用,中国也需要各种高品质的大片去创造更大的市场。”
经过一年的蛰伏,2014年国产大片即将卷土重来,其中包括张艺谋的《归来》、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吴宇森的《太平轮》、姜文的《一步之遥》……观众的认可度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