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比赛后的午夜,北京的雾霾逐渐消散,但痛失夺冠良机的阴霾却仍在北京男篮队伍中萦绕。坐在大巴车第二排的主教练闵鹿蕾,紧闭着双眼靠在座位上,显得疲惫不堪,队员则异常安静,车内的气氛一片死寂。
但就在大巴驶过万事达中心北门时,加油助威声划破了北京早已经陷入沉静的夜,“北京队加油”,“北京是冠军”,从比赛结束到北京男篮离开,这几十名球迷等待了40分钟,为的就是抓住大巴一驶而过的瞬间,向球队送上自己的祝福。
在此3个小时前,近1.8万名球迷齐声呐喊的场面震撼人心,几乎全北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块28米×15米的场地里。虽然,没能在家门口拿下3年内的第二座总冠军奖杯,但每一个到场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篮球带给北京这座城市的激情与荣耀。毫不夸张地说,是篮球把老北京人、新北京人紧紧地黏合在一起,把这座城市的人气聚集到了一起。
从十元一张到一票难求
袁超,北京首钢俱乐部副总经理,作为球队的教练和管理者,他全程见证了自中国篮球职业化以来,北京男篮的兴衰荣辱,“以前,很多人找我要票,我还能应付得来。但最近几年,因为球票的事,我真‘得罪’了不少人,没办法,我手里的票也有限。”
北京男篮的球票现在有多火?首钢职工可能最有发言权。北京球迷张畅的母亲是首钢集团的职工,她告诉记者,以前北京队成绩不是特别好的时候,首钢都会送票,“但这两年成绩太好了,就没有这个福利了。平时常规赛还比较好买,隔三差五就会去买票。这两年决赛的票,不管微博转发还是微信订票都试了,但求张票真的很难。”
自1995年中国篮球开始职业化以来,北京男篮共经历了3次大的起伏。1996~1997赛季,北京男篮发生“内乱”,单涛因对待遇不满而闹出“离队事件”。受此影响,北京队在该赛季仅打出8胜14负的成绩,CBA元年曾取得第3名的北京队,在次年却陷入保级战。第二次是因为巴特尔加盟NBA,2003~2004赛季,北京队第二次打起了保级战。之后是2009~2010赛季,当时内忧外患的北京男篮仅获得了联赛的第15名。
在那个成绩起伏的年代,首钢体育馆外,如果在比赛开始后,花10元从“黄牛党”手中买一张球票并非难事。但自从北京市把体育上升到城市名片的高度后,廉价看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本赛季CBA总决赛,最低一档的票价为180元,最高为6000元的场地票,仍然供不应求。
一票难求,显然是因为球队成绩的提升,而出色的战绩背后,则得益于政府的推动。2009年,北京市体育局高调宣布注资北京首钢俱乐部,此后不久,北京另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北京金隅集团,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成为首钢俱乐部的冠名赞助商。政府和企业的强强联手,让之前一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北京男篮一下变得“不差钱”。
2010年,北京男篮签下了宝岛控卫李学林,开启“金元时代”;2011年,马布里来到北京;2012年,北京男篮将全明星赛MVP李根招致麾下,年薪高达300万元。本赛季开始前,孙悦和张松涛等奥神的4名球员加盟,其中,孙悦的年薪高达400万元。
引起非议却换来人气
对于李根的工资,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曾公开批评“高得离谱”。而作为李根老东家的青岛双星,虽然认可这属于市场行为,但私下也对北京男篮高价挖人的行为感到不满。而奥神球员的加盟,在流动性非常有限的中国篮球球员市场,更是让很多俱乐部艳羡不已,
但无论是非议还是羡慕,聚集了诸如马布里、孙悦、李根和李学林等明星球员的北京男篮,在京城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已是不争的事实。
球迷小彭告诉记者,是因为马布里,他才开始关注北京男篮,“马布里曾是NBA的一线球星,我最开始关注北京男篮就是想看看NBA球星是如何打CBA的。马布里到来后,北京队战绩越来越好,我现在又在北京生活,虽然,很难保证我离开北京仍会支持他们,但至少现在我很关注北京男篮。”
相比于小彭的理性,在北京上大学的球迷小黄,对北京男篮、对马布里的喜爱则更显执着,“北京队的主场氛围特别好,现场观众热情特别高,感觉所有人都要疯了似的。2012年夺冠那次,真的被马布里、被北京队感动了,马布里不仅融入了北京这座城市,也带领北京队取得很好的成绩。”
2011年,马布里加盟北京男篮。赛场外,这个习惯了优越生活的纽约人,在北京坐地铁、听相声、逛市场、品美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让地道的北京人感受到他想成为“北京男孩”的诚意,也让那些“漂”在北京的人,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寄托、行动上的榜样。
因此,在首钢体育馆或万事达中心,你可以随处看到身穿马布里球衣的球迷,他们中不光有老北京人,还有很多是新北京人,甚至还有影视明星及体育明星。平时,他们或在学校学习,或穿梭于职场,或奔波于北京的钢筋水泥建筑之间,或挥汗如雨在训练场上,但每逢北京男篮的比赛日,他们就会因为这支球队、这项运动而齐聚一堂。
包容精神成就北京名片
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都和体育联系得非常紧密。一提起米兰,人们就会想起国际米兰和AC米兰之间的同城德比,一想到洛杉矶,科比、保罗的身影可能就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北京篮球之所以能够成为北京的一张名片、一种时尚甚至一种文化,和北京这座城市的性格密切相关。
“北京人爱抱团,很执着。北京球队不管是输是赢,忠实的球迷都会挺它到底,都会一直支持。就像北京球迷的一句经典口号‘赢就一起狂,输就一起扛’。”张畅说。去年此时,北京男篮从山东铩羽而归,有数百名球迷到机场迎接归来的北京队,当时他们打出的就是写着这句话的横幅。现在回想起来,仍让袁超非常感动:“球迷确实非常可爱,给了我们球队很大的支持。实事求是地讲,最开始的时候,从球队的角度可能觉得球迷过于热情不是很好,但我们后来意识到,这是球队的动力。现在队员都知道,自己在为谁打球,知道他们肩负的责任,所以好好打球、努力训练就成为一种自觉。”
袁超还特别提到了北京文化中的“包容”精神,“我打球的时候,队里基本都是北京人,但现在不同了,队里已经没有几个是北京孩子了”。
目前北京队的阵容来自四面八方。翟晓川和孙悦来自河北,朱彦西是重庆人,吉喆、陈磊是东北人,李学林来自宝岛台湾,“北京队一直有包容的传统,不管你来自哪里,包括外援在内,都能让大家体会到家的感觉。我觉得北京球迷也是这样,不管队员是哪里人,都无条件支持他们。所以,队员现在也愿意为球队打球,为这座城市作出贡献。”
袁超不否认,在北京文化中,不仅有仗义、包容和执着等积极面,也有特别“招恨”的地方,“你知道,北京人骨子里有一股子傲气和优越感,就是我看你顺眼,可以跟你称兄道弟,但如果看不上你,不会假客套,而是根本不搭理。”这反映在球场上就是北京主场饱受诟病的京骂。
周五的万事达中心,虽然现场主持人极力控制场面,正面引导观众理智观看比赛,但除了震耳欲聋的“加油”、“防守”外,谩骂声也不绝于耳。赛后,新疆队西热力江向球迷做出侮辱性手势固然不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京骂让很多外地的球迷、球队并不喜欢北京这座城市。
北京,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这里有紫禁城等历史古迹,也有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有南锣鼓巷、后海这样的胡同文化,也有798工厂这样的先锋艺术区,但这座城市有关体育的注脚,却长久以来处于缺失的状态。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赛事的举办,体育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更加受普通百姓关注的篮球,则受益于席卷中国的篮球热,已渐成北京这座城市的黏合剂。
“四九城儿的老少爷们儿,今儿都到齐了吗?”北京男篮现场主持人的这句话,虽然满是京腔京味儿,但已深入每一个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人心里。
本报北京3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