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马拉松式“惠民工程”怎么过的审计关

邓海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01日   02 版)

    “规划周期较长、体制没有理顺、资金短缺。沣河森林公园是咸阳市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考虑的,当时公园地处西安和咸阳的交接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这是陕西咸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局负责人的解释。位于咸阳的沣河森林公园经过多年建设,公园大门仍旧紧闭,而这位负责人所说的“长期工程”,竟长达七年!市民想进去看看,被公园门卫拒绝。(中广网3月31日)

    一座公园,建了七年,看样子离竣工还遥遥无期。门庭紧闭,生人勿近,宁可荒着废着,也不让市民一窥究竟。这是弄成了烂尾工程,还是有其他难言之隐?官方说法,当然比较“官方”:所谓周期较长,七年无果,建公园堪比建航母?又或者即便难度很大,哪怕建设周期长达七十年,总要有个固定周期吧。至于体制没有理顺、资金短缺的问题,又怎成了摆上台面的理由呢?既然没理顺,早干什么去了?一个先后投资6000万元的惠民工程,对西部地区来说,恐怕不算小数目,难道不应该是“先规划后建设”、“先论证后实施”、“先预算后开工”吗?

    惠民工程成了马拉松工程,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的事情,当然从来不是只此一家的传奇。据3月29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陕西省兴平市阜寨镇的一位村民称,“我19岁的时候这座桥就开始修了,现在我都33岁了,孩子都4岁了,桥还没有修好。”这桥名叫“兴户渭河大桥”,是2000年兴平市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按合同规定,一年半时间建成,但由于承建企业融资出现问题,工程进度一拖再拖,最终搁置了14年。至今,当地两个县市的群众来往两地,仍得多花一个多小时,多走20公里路。往前看,去年,媒体也曝光了地跨安徽、河南两省的方集洪河大桥,建了10年,早在2006年就完成桥身建设,至今断头大桥依然未通车,而两岸居民仍旧靠摆渡过河。

    公园是投了钱的,大桥是批了地的,就这么闲置着,于公共资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浪费。财政花钱也好,政策批地也罢,民生工程频频烂尾,而且一拖就是好几年、十数年,如此明目张胆的权力之殇,何至于无人问、无人管?规划上的问题,规划该担责;企业的责任,法律可以开罚单……工程难以为继,总能找到“相关责任人”。不说舆论监督,也不说沸反的民意,即便从体制内部的审计监督来说,这些马拉松式“惠民工程”,是如何逃过专业问责的法眼的呢?

    “惠民工程”烂尾,似乎年年都在被热议,但又年年烂在那里。一批烂尾工程还没收尾,新的烂尾项目又已开足马力。说到底,无非三个原因:一是缺乏离任审计,地方领导走马观花,各个都要“大手笔”,另起炉灶,干不完也能拍拍屁股走人;二是将“惠民工程”视为政绩工程,只要开工率,不管性价比,大刀阔斧一阵风,不管能否撑下去;三是举报监督机制失灵,面对明晃晃的烂尾工程上的乱作为甚至寻租猫腻,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管,放任着权力公信的断裂。

    年年有审计,但马拉松式“惠民工程”年年在眼皮子底下顺利过关,真相不言不语,莫非等着谣言领跑民众对权力作为的体悟与观感?

邓海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4月01日 02 版

京津冀一体化不是房地产化
给强拆官员起绰号,管什么用
马拉松式“惠民工程”怎么过的审计关
破除“中南海来电”的魔咒
串门
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他是俺们村的好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