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以先锋模范为镜

“他是俺们村的好党!”

——记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上)

本报记者 文静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01日   02 版)

    朱彦夫向记者讲述他当25年村支书的体会。  

    3月18日上午,山东沂源县,一群新闻记者踏着春风去探望一位81岁的老人。

    灿烂的阳光,装了满满一屋子。

    一顶藏蓝色布帽,一副深色墨镜,一件深灰色的坎肩里套着没袖的白衬衫,两只残臂裸露在外,老人腰板直直地坐在床头前,半截身子上搭了条淡蓝色的毛巾被。

    记者们的脸上略带惊讶,凑近了围站在老人身边。“老书记,记者来采访你的先进事迹!”当地一位宣传干部说。

    “好啊,好啊,我为群众服务的工作还没做好,就老了。”老人呵呵笑着。

    这位老人叫朱彦夫,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他失去了双手双脚与左眼。可他领着张家泉村村民填沟造地、引水拉电,当了25年村支书。乡亲们亲切地称赞他是:“俺们村的好党!”

    “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做够一个人实有的工作量”

    少年时的朱彦夫能跑能跳,那次惨烈的战役,改变了他的模样。

    1950年12月的一个寒冷夜晚,天降大雪,朝鲜长津湖以南一座高地上,死一样的寂静,17岁的志愿军战士朱彦夫慢慢苏醒过来。

    朱彦夫所在的二连,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里,饿着肚子、穿着单衣裤,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敌人殊死搏斗3天3夜,全连50个人,只剩下朱彦夫自己。

    他最后是被手榴弹炸倒的,弹片从左脸穿进左眼崩出。昏死过去后,又被冲上来的美国兵用刺刀捅破腹部,肠子流出体外。

    后来,朱彦夫被部队发现,把他送上回国的汽车,住进长春的军医院。在长达93天的昏迷中,他接受47次手术,膝盖以下及小手臂以下被截掉,右眼也只有0.3的视力。

    朱彦夫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出了医院,他进了荣军院,像他这样的特等伤残军人可以在这里住一辈子,让人伺候一辈子。

    “肢体残废是小事,思想残废才是大事”,1956年,朱彦夫坚决要求回老家。没有军功章、只揣着一本小小的残废军人证书,一辆独轮车把他推回家乡。到了1958年,朱彦夫已能衣食自理,而且结婚有了女儿,他每月有36元的残废金,过日子不愁。“可我不能一生一世只学会进食、解便,这和个低等动物有啥区别?”他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做够一个人实有的工作量”。

    朱彦夫有台微型矿石收音机,当时算是稀罕物,乡亲们闲了,就来他家戴上耳机听戏。一时间,朱家小院门庭若市。朱彦夫还用自己的残废金买了200多册图书,办了个家庭图书室。可是,乡亲们大多不识字,抱着书本只是呵呵地乐。朱彦夫就自己当教师,在村里办起夜校,帮大伙儿扫盲。

    不久,他被选为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

    “干部不实干、不同人民同甘共苦,就会脱离群众”

    当年的张家泉村是出名的穷村、乱村,“好手好脚的都干不好,一个伤成这样的人,能当好全村的家吗?”71岁的张茂兴是当年的村大队长,他回忆说,“当初老朱当村支书,能干成啥样,俺们心里没少嘀咕”。

    而朱彦夫后来显出的本事,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支书一当就是25年。

    朱彦夫当支书时,干了四件大事:一是造田,改造1500多米长的“赶牛沟”,垫土成田。二是治山,栽植松柏、刺槐,发展果树、花椒树。千亩荒山变成“山顶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三是打井,苦干一个冬天,第一口大口井竣工,人畜用水、浇地灌溉都在本村解决。四是架电,朱彦夫为了村里通上电,从1971年起,前后断断续续跑了7年,行程两万多公里,才备齐了15公里的架电材料,将光明送到村里。

    当了25年支书,朱彦夫的体会是,“干部不实干、不同人民同甘共苦,就会脱离群众,不能同大家同劳动,是当不好干部的”。他总结出两条工作经验:一是,独立行动;二是,亲自到生产第一线与大家同劳动。

    朱彦夫刚开始当支书,大伙儿总是说:“你只要在家坐镇指挥就得。”可他觉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定要到山上去,督促生产。但问题随之而来,只要他一露面,谁见了都要忙不迭地上前搀扶,走得远了,这里送那里接,前呼后拥一大帮。

    “我是残废军人,又是干部,目标大,容易引起大家的称赞和同情……”朱彦夫觉得,这是同情也是批评。“这绝不是一般的生活细节问题,而是思想上娇气和官气的具体表现,今后绝对不能叫这种作风合法化。”

    于是,朱彦夫决定一个人夜间上山检查生产。山坡并不平坦,白天走路还会骨碌骨碌滚下去,更何况是晚上。为了轻快少摔跤,朱彦夫有时干脆把假腿和双拐搁在路边,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

    第二天,小队长汇报时,他心里早就有数了。25年来,村干部没人敢糊弄他。

    朱彦夫当时用的假腿,是铁皮和木头制成的,重有17斤。装上两个小时就得卸下来,走不上一里路就磨得痛。村里打井那年冬天,头顶上的热气都能结成冰霜。朱彦夫有天去工地,在外面待了3个钟头,腿由痛变麻。他感觉有点不妙,、想把腿卸下歇会儿,可费了半天劲儿,用牙咬、胳膊砸、往石头上磕都不行,原来是泥水、断肢磨破流出的血水混在一起,硬是把假腿和伤腿冻住了。

    赶上外出,朱彦夫的假腿一穿就是几小时,十几小时。假腿不能下蹲,解便成了最大的难题,为减少排便次数,朱彦夫每天只吃一点点东西,甚至吃药也是干吞。

    有年去博山跑电料,为省下住宿钱,晚上他就在马路边枕着一条假腿,怀里抱着一条假腿睡觉。过路的人以为他是个要饭的。

    第二天,突然赶上大雨,土路都冲垮了,汽车不能跑,只好回县里。博山到沂源有40多公里,还要途经松仙岭,山太高,朱彦夫根本上不去,他挨门挨户问,有没有独轮车。后来,他看见了一头驴,给了老乡15元,让他送。驴上没鞍,朱彦夫没手,上岭时,他顺着驴屁股往下溜;下岭时,又从驴头往下栽。过了松仙岭,他摔下来几十次,浑身是伤、浑身是土。

    “传承朱彦夫为民务实的精神,把村庄治理得更好一些”

    张家泉村在沂蒙山区腹地,记者去的时候,满山的桃树、苹果树还只是吐出了新芽,“要是再晚半个月,就是满山的桃花,可漂亮了。”张茂兴指着在“赶牛沟”造出的小平原说:“40多亩平展展的良田,当年增产粮食5万多斤。”

    他还介绍,老朱当支书后,成立了村副业队。“村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岗,也由和尚头变成了花椒林、苹果园。俺们张家泉村,现在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专业村,一亩苹果收入能有四五万元。”他又讲了当年如何在老朱的带领下,大搞“山、水、林、路”,在“周围几个村里俺们是第一个引来水,第一个用上电的。”

    朱彦夫卸任于1982年,当时他得了肝病、胃病以及心脏病等。“这回该歇歇了!”别人都这么说他。

    现在,朱彦夫住在沂源县城里,张家泉村现任支书刘文合同前几任支书一样,只要到城里,都要到老书记家中看望,请他品尝村里新下来的果子,说说村里的情况。

    每次一落座,朱彦夫就扒拉开自己的日记本,搓出一张纸条交给刘文合。刘文合说,这是老书记的习惯。自从朱彦夫患脑梗塞后,思维不像以前那么清晰了。看电视的时候,有什么致富项目和信息,觉得村里能用上,或者自己有什么建议,他就写下来,等村里来人交给他们。“他的思维很超前,对于经济形势、农业发展等问题,总能谈得头头是道。每次去一趟他家,我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刘文合说,村里的果树该换什么品种,花椒市场年内价格行情预测,老书记都有自己的见解。

    在朱彦夫精神的影响下,刘文合带领的张家泉村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前种粮食的梯田都种上果树。“我们这儿地好、水好、空气好,种的果子都是真正的有机水果。”刘文合说,村里产的“沂源红”苹果长相漂亮、皮薄、甜度高,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原来一筐苹果只卖10元,现在一个‘沂源红’就能卖10元”。

    “老书记没手没脚都能做这么多事,咱健全人如果不如他、比他差,不仅脸面上过不去,心里也觉得对不起老书记。”刘文合说,自己要继续传承朱彦夫为民务实的精神,把村庄治理得更好些。

    相关文章:

    永远坚守百姓这块阵地

本报记者 文静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4月01日 02 版

京津冀一体化不是房地产化
给强拆官员起绰号,管什么用
马拉松式“惠民工程”怎么过的审计关
破除“中南海来电”的魔咒
串门
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他是俺们村的好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