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俄罗斯民众举行抗议活动、占领当地政府办公大楼、升起俄罗斯国旗、要求举行“入俄公投”……乌克兰东部城市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哈尔科夫4月6日上演的一幕幕俨然一个月前克里米亚危机的翻版,他们会否效仿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俄罗斯是否执意继续推进“吞乌”步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8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乌克兰东部三城不是‘克里米亚’,俄罗斯眼下需要的是与美国、欧盟、乌克兰谈判的筹码,而不是又一个‘克里米亚’。”
乌东部民众要求入俄有现实需求
对于乌克兰东部俄语地区三大城市亲俄民众发起的夺权行动,冯玉军向记者表示:“除了历史、人文、经济联系外,乌东部民众要求入俄还有很多的现实需求。”
冯玉军指出,从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卢甘斯克三个城市亲俄民众搞抗议、要求举行入俄公投的形式来看,他们是希望效仿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这样一来,他们的工资、退休金水平相较于留在乌克兰都会有所提高。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8日签署克里米亚共和国及塞瓦斯托波尔入俄条约,19日便责成俄劳动部在最短时间内将克里米亚退休金提升到俄罗斯的水平。乌克兰2013年底平均退休金约为每月160美元,而临时政府打算继续削减50%。俄罗斯2013年的平均退休金约为400美元,2015年起俄平均劳务退休金还将至少增长45%。
“这对于乌克兰东部三城的民众来说,是很现实的需求。”冯玉军说。此外,冯玉军还认为借俄罗斯之力向乌克兰政府要求更大自治权,也是乌克兰东部亲俄民众推动新“入俄公投”的一大考虑。他说:“这些亲俄民众可能并非真心想入俄,而是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多年来,乌克兰高度中央集权化的体制赋予总统任免地方官员的权力,而在当前环境下,亲欧的总统更倾向于任命来自乌克兰西部或中部的乌克兰族州长管辖东部,这进一步加大了乌东部的分离主义压力。因而,东部俄语区民众常常抱怨自身合法权益并未得到保障。事实上,自3月以来乌克兰东部每个休息日都举行抗议活动。
俄罗斯无意“吞并”乌三城
虽然乌东部三城民众“强烈”要求入俄,但冯玉军告诉本报记者:“这些亲俄民众并不能完全代表事情发展的趋势,背后起作用的还是俄罗斯的因素。”
冯玉军分析说,俄罗斯有意“炒热”乌克兰东部局势,但乌东部三城的战略地位与克里米亚不可同日而语,俄罗斯并不想像克里米亚那样将这些地区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目前俄罗斯既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
冯玉军进一步分析说,即便俄罗斯有意重演“吞并”克里米亚的一幕也是不现实的。他分析说:“虽然俄族人在乌克兰东部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远没有克里米亚的高,这意味着俄罗斯不可能在乌东部获得克里米亚式的高支持率,其影响力也不可能占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即便它想吞并乌克兰东部,也是不太可能的。”
此外,冯玉军也表示:“有了克里米亚的前车之鉴,乌克兰政府不可能再将东部拱手相让,美国和欧盟也不会像克里米亚危机时那样默认俄罗斯的大规模占领行动。因而,即便俄罗斯想再搞‘静悄悄占领’,也不可能像在克里米亚时那么一帆风顺。”事实上,乌东部6日一爆发抗议活动,乌内务部队和国民近卫军支队7日便向东部集结。
既然如此,俄罗斯为何仍执意“炒热”乌克兰东部局势?冯玉军分析说,目标决定行动,俄罗斯此举或是为了达到三大目标:其一,俄罗斯希望借“炒热”乌东部分离问题向乌克兰临时政府,包括美国与欧盟施加压力,借此影响即将于5月25日举行的乌克兰总统大选,进而影响乌克兰未来的内外政策走向,其中就包括要求乌克兰不要加入欧盟和北约。其二,俄罗斯希望通过劝说乌东部三城继续留在乌克兰,换取乌克兰承认俄吞并克里米亚的事实。同时,俄还将要求乌克兰实行联邦制,给予东部俄语区更大的自主权,保障俄族人的合法权益。其三,俄罗斯希望通过“示强”来阻止与西方尤其是北约的关系继续恶化,甚至寻求双方妥协的转机。虽然俄罗斯和美欧都清楚不能任由双方关系持续恶化,但俄罗斯更明白一旦此时“服软”只能让局势的主动权转移到对手手中,因而,炒热乌东部分离问题便成了俄罗斯“示强”的一种选项。
冯玉军指出:“毫无疑问,乌东部分离问题将成为俄罗斯与美、欧、乌克兰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但俄与西方关系能否出现转机,还要看双方的战略目标能否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妥协,最终还得看各方的力量对比。”
乌政府在东部仍有较大优势
有美国官员此前表示,俄罗斯当前在与乌克兰接壤的地区部署了4万名士兵,乌军也在不断向东部集结,因而各方开始担忧乌俄是否会爆发正面冲突?
对此,冯玉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俄乌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乌克兰显然不可能与俄罗斯相抗衡,但现在看来俄罗斯并没有这种意愿。”他还分析说:“向乌克兰部署军队恐怕暂时还提不到北约的日程上,因为北约也不希望与俄罗斯展开直接的军事对峙与冲突。”
不过,冯玉军也强调:“(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包括财政、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和情报收集等方面是很有可能的,事实上现在北约也在这么做。”
本报北京4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