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北京青少年科技竞赛作品:

生活课题抗衡“高精富”

实习生 潘树琼 本报记者 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15日   03 版)

    “成都大熊猫是否能区分普通话和四川方言?”“蒸小笼包时是上层先熟还是下层先熟?”“能否不弯腰就把散落一地的乒乓球捡到球篮里面?”……在第3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公开展示现场,这些平时不被注意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蕴含着很深的物理原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三学生张睿哲这样解释他的课题源起。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张睿哲看《西游记》,第七十七回中,妖精要蒸唐僧师徒四人,因八戒最胖最难蒸熟,一群大小妖怪讨论把八戒放在上面还是下面。

    “当时我就对这个很感兴趣,但妈妈告诉我要利用物理知识才能解答这个问题。初二我们开了物理课,我就开始自己做实验。”最初,张睿哲蒸包子做实验,后来发现这样做非常不现实,总掀开笼屉会影响包子蒸熟,后来他改用干冰做实验,反复实验得出并证实了结论:包子上下层哪层先熟,与有没有屉布有很大关系,如果有屉布会把水蒸汽阻挡在下面,下层先熟;如果没有屉布,水蒸汽直接冒上去,上层先熟。

    近日,第3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举行。这是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的第34个年头,也是教育部宣布学科和科技竞赛与高考保送加分脱钩后的第二年。虽然不和高考保送加分挂钩,但仍然吸引了全市近1/5的中学生参赛。

    此次大赛的一大亮点,是学生们的关注点越来越贴近生活了。“如何吃油更健康”“论北京地铁拥堵现状及解决办法”“汽车转弯时人与车的安全距离”等等,很多课题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的高凯老师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的荣誉称号,带队7年,他认为最近三年学生的关注点明显发生了转移,更加贴近生活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前几年在采访中发现,以中小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类机器人比赛中出现了“高”、“精”、“富”的现象。“高”是指高科技产品增多,“精”是指参赛项目涉及技术研发新领域甚至是前沿领域的增多,“富”是指项目完成花费较高,甚至有院士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很多已触摸到了学术前沿的问题。”

    但今年很多有意思的课题,虽然来源于日常生活,但科技含量、应用价值一点不逊于那些“高精富”的课题,不仅实用,还有趣味性。

    来自北京市昌平区第五中学的初二学生肖宇凡和他的两个搭档王午钰、吴梦桐设计了一款“乒乓球专用收集器”,课题的思路源于去年暑假的一次乒乓球运动。

    “当时和朋友一起打乒乓球,练完球后感觉非常累,可还要弯腰捡散落一地的乒乓球,于是就想能不能设计一种不用弯腰的乒乓球专用收集器。”从最开始有这个想法到搜集资料再到最终成品,历时三个月。肖宇凡却说这是一件有瑕疵的作品,因为“把比较长,不方便携带。”

    这种有“瑕疵”的成品在展览现场并非特例。平谷区代表队邹子健和他的两个同学就正在继续这样一个完善的工作。他们今年参赛的项目叫“母猪助产绳”,是在去年获奖的赵蒙同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我们的这个成品也还有不足,应该把钢丝换成更清洁的橡胶材质。”邹子健说,希望下一届参赛同学能把这个遗憾弥补上。

    由于公开展览时间在周末,很多家长都带孩子一起参观,最小的孩子才三岁。

    宏庙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李一帆跟着爸爸从早上看到了中午,“我觉得他们设计的东西很神奇,没想到一个初中生可以设计得这么好。”李一帆说如果下午没有奥数课,他还会继续看下去,“我觉得上一天课学到的东西还不如看半天展览学到的多呢。”

    家住丰台区的乔女士带着自己7岁的儿子也来到了展览现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本身比较喜欢科技,所以就想带孩子过来看看。”

    “我爸妈也是这样,小时候只要我喜欢,就会很支持。”一名参赛选手看到由父母带来的小观众,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他觉得“好奇”“感兴趣”“想知道为什么”“想更方便我们的生活”是他和同学参加科技竞赛的原因和动力。

实习生 潘树琼 本报记者 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4月15日 03 版

近七成独立学院由房地产等投资资本掌控
生活课题抗衡“高精富”
粗暴问责校长,中小学春游走在消亡的不归路上
传统课程设置难培养新兴交叉人才
广西将按艰苦程度为乡村教师发补助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