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四川省21个市州的团委书记和团省委机关的中层干部在成都参加了一场特殊的“情景体验”:他们假设自己是一个NGO(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成指定的社会工作任务。
这批团干部最近正在成都参加四川省群团参与社会治理培训班。在会议议程之外,团四川省委书记刘会英给他们布置了这个“作业”。
去年以来,如何加强共青团与社会组织的联系,成为四川各级团组织的重点“攻关课题”。特别是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的青年社会组织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和团组织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团四川省委希望借此沙龙促进团干部的作风转变,更好地为社会组织服务。
这场体验活动的主题是“如果我是NGO-leader”,地点在四川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的小院子里,活动摒弃了严肃的会议形式,采取轻松的沙龙格局,参加者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
至于要完成什么任务,在进入会场之前,团干部们并不知情。拿到题目后,他们被分成5个小组进行讨论,20分钟后,他们要拿出一个解决方案。
题目是5名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出的,涉及环境保护、关爱残疾人、农村生计、青少年教育和志愿服务5个类别。
团干部讨论的时候,出题人坐在一起观摩,但不发言,最后他们要对讨论情况进行点评。
这些题目大多是社会组织运行中常见的项目。比如,一个万人规模的社区附近要建设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部分居民有反对意见,作为一个环保组织,可以做些什么?
联想到近年来各地因为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冲突等问题,有团干部直挠头:怎么我们的题目这么难。不过,他们还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讨论。讨论后,团攀枝花市委副书记卢瑜代表所在小组上台”答题“。他从项目告知、收集民意、组织调研、对话协商、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解题。
在出题人、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中心秘书长罗丹眼里,团干部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她更看重讨论的过程。在一旁观察的时候,她注意到,大家的观念还是有差异的,有的人说,垃圾中转站已经计划建设了,应该思考怎么去说服老百姓接受,有的则琢磨,是不是可以不建呢。
“这样的争论很有意思。”罗丹认为,在公共事务的争议中,环保组织要保持中立,这符合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则,也是大家在小组争论后形成的共识。
作为旁观者,成都大地社区家庭帮扶中心理事长陈涛说,自己忘记了是和团干部在一起,一度以为是和NGO同仁在一起,因为团干部们很快进入了角色。
让陈涛感到意外的是,在讨论如何帮助返乡大学生创业的时候,小组的团干部没有人一开始就提资金。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陈涛认为,项目选择、政策分析等问题对创业来说才是首要的,资金问题应该出现在最后的环节,“这个思路和NGO的普遍做法是一致的”。
不过,在这场要求参加者转变角色的“情景体验”中,还是有团干部没能完全进入角色。在讨论如何帮助返乡大学生创业的时候,成都欢行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秦坤听到有团干部说,可以把主流媒体召集过来宣传一下。
“作为NGO,我们恐怕很难那么容易就请到主流媒体。”点评的时候,秦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说明角色转换得不够彻底。”
在活动内容之外,这场活动的形式赢得了NGO人士的称赞。沙龙的主持人是成都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周玉亮,按照规则,时间一到,他立刻就打断发言,好几位团委书记因此没能把话讲完。
应邀参加沙龙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肖晋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他说,这种形式的互动很好,以后还应该更多,让团干部少点干部气,多点青春气。
一起参加沙龙的团四川省委书记刘会英说,总体来说,四川团干部与社会组织的距离还是比较近的,但我们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组织的压力,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张力、持续性以及很好的工作机制,值得四川共青团组织学习。她要求团干部今后加强互动体验意识,和青年社会组织相互学习,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报成都4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王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