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制本科生总课时约为2800个,其中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课程等公共课达到900多个,占三分之一。”近日,湖南湘南学院党委书记肖地楚坦承,“公共课堂上学生有的看小说、有的玩电脑、有的睡觉,场面看不顺眼,内容听不下去。”
学院召开动员会说,“公共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大学不逃课,人生无欢乐”的现象背后是课堂吸引力不强,老师缺乏尊严。
据该院曹石珠院长介绍,湘南学院围绕学生转、盯着质量干的公共课堂转型主要体现在四方面。首先,对大学英语进行分层次教学。学院自2013级学生开始,新生入校就组织英语摸底考试,依据成绩分成A、B、C三个等次。A级604名学生在当年12月就可以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考试既可以选择免修大学英语,也可以选择选修考研、商贸、翻译等专业英语;B级849名学生则学习一年英语以后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者获取A级学生一样的待遇;C级1388名学生则安排两年的英语教学计划。
其次,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满堂灌”的现象。按理论精讲、专题研讨、课堂辩论、实践实训分别占2∶4∶2∶2的权重。其中,专题研讨与课堂辩论环节,不再拘泥于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等青年话题,连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马航失联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都成为师生课堂交锋的主题。
第三,打破公共体育“普修制”惯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俱乐部,要求做到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并举,课堂示范与课外锻炼结合,学生自主锻炼达到体育总课时的50%。
此外,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采取压缩理论课时,增加自主上机课时,分类指导、分层达标。
“普通高校之所以不愿意去推动本科生公共课改革,一方面是把其看成‘高压线’,怕有风险不敢碰;另一方面对公共课老师固有的教学模式,怕有麻烦不想动。”从地方“一把手”调到高校任党委书记的肖地楚说,“高校不能这样办。湘南学院通过四项改革举措把本科生公共课从900多课时减少至400多课时。”
改革倒逼机制对教学管理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王晓萍说,以往公共英语老师可以拿着大学英语教材,按照学制要求与教学计划照本宣科两年;现在A级、B级学生分别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后学什么,老师有没有能力开出新课程,学院能端出什么样的选修“菜单”?
过去思政课的知识太高深、很死板,若不是坐在前排座位上,也会像后面的同学一样睡倒一片。该院2012级经济与管理学院李丸同学表示,目前思政课的讨论、辩论课时量加大,由不同的老师围绕不同的主题,与学生共同制作课件,进行公开辩论,消除了学生对老师一门课讲到底的视觉疲劳,还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0多岁的女同事找对象总看不顺眼,直到有一次看见这名追求者给父母亲洗脚,才决定嫁给对方。因为有孝敬之心的人,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在学院2012级电讯1班、2班与应用物理1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与对策”思政课堂上,范大明副教授引经据典、穿针引线,把身边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搬到课堂,逗得同学们开怀大笑。
本报记者 李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