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哪里,银行就“建”在哪里。这是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的宗旨。这一点在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尤显重要。从自助银行到网上银行,从手机银行到微信银行,建设银行总是紧跟生活的脚步,为客户提供最便利、最安全的金融服务。
建设银行有关负责人称,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不断被重新塑造着,面对这种情况,建设银行不会问“我们怎样运用新技术来加强或者改进我们已有的做事方法”,而是问“我们怎样运用新技术来做好我们还没有做好的事情?”这使得建设银行一直用开放、积极的心态去拥抱新生活,因“变”而变,引领银行业的潮流。
从水泥到鼠标
曾几何时,银行门口排着的长龙成为一大“景观”,水泥筑成的物理网点的扩张几近极限,如何解决客户排队难题一度成为银行业最头疼的事。
建设银行的办法是,一方面挖潜,改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劳动组织;一方面开源,加大投入,增加配备ATM机,引导客户到柜员机上办业务,给网银升级,使更多品类可以在网上处理。这种思路保持至今。
现在,最初只能查询取款的ATM机已经发展为多功能离行式自助银行。在自助银行里,客户不仅能查询、取款、存款、转账、缴费,而且能开户、开卡、签约服务。“原来网点能办的业务,现在自助设备上基本都可以办理。”一位使用过的客户说,这样一来就不用去营业大厅排队了,唯一的关卡是“要慢慢习惯与机器打交道”。
随着互联网的极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网银”。在建设银行的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只要鼠标一点,即可以简单清晰地了解“我的账户”,更方便的转账汇款、缴费支付,还能投资理财、订制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则可以通过“E商贸通”进行资金结算、清算、监管;连政府招投标建设银行网上银行都有服务渠道,它的“网上招投标”服务通过电子平台将政府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各个角色连接起来,利用互联网进行投标、评标、开标,使用企业网银支付缴纳投标保证金和标书费用,为招投标客户提供电子支付、保证金管理等一揽子服务,实现资金与信息的同步。这极大分流了网点的业务量。
截止到2013年末,建设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达1.50亿户,较上年增长25.78%;交易额32.5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8.69%;交易量52.16亿笔,增长20.10%。企业网上银行客户280万户,增长31.46%;交易额104.26万亿元,增长32.43%;交易量19.43亿笔,增长49.69%。
如今,排队问题早已淡离人们的视野,而建设银行却因此走上了快车道。
掌上金融之花
近日,在2013金融行业年度评选颁奖盛典上,建设银行获得“最佳手机银行”大奖。这充分证明行业协会、专业媒体及普通客户对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发展的高度肯定。
实际上,建设银行是国内最早意识到手机重要性的商业银行之一。也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它及时推出了手机银行服务。近年来,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凭借着不懈的创新,成为业界的翘楚。其中拍二维码购理财产品、“摇一摇”账户余额查询等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自身的服务,也开行业的风气之先。
据介绍,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基于“最便捷”和“全功能业务”两个核心客户利益点,“摇一摇”遂应运而生。进入客户端“金融服务”区,在“摇一摇”菜单下,客户只需轻轻摇晃一下手机,不仅能搜索到附近的建设银行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及ATM,还能查询账户余额、查看贵金属及外汇行情等,操作变得更加轻松快捷,同时也更富有趣味。
“手机到手机转账”功能是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推出的另一个深受用户喜爱的服务。使用该功能的客户无须知道对方的账号,无论对方是否为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用户,只要输入对方的手机号码和转账金额即可轻松转账,实现客户之间资金的划转。这项服务不仅提高了客户资金划转的效率,也满足了部分不愿透露自己银行账号客户“保护个人隐私”的需求,可谓“两全其美”。
去年11月,建设银行联合中国银联、中国移动共同发行龙卡NFC-SIM手机信用卡,将IC信用卡与智能手机完美融合,实现了对传统信用卡的重大革新。 龙卡手机信用卡创新实现“空中发卡”,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办卡服务。客户办理中国移动NFC-SIM卡(无需更换手机号码),申请龙卡手机信用卡并审批通过后,即可在指定型号的NFC手机上通过手机钱包客户端下载信用卡,真正实现手机和信用卡的合二为一。
龙卡手机信用卡客户可通过电子现金账户体验全新的支付过程。客户通过现金或龙卡手机信用卡主账户额度圈存等方式将钱存入电子现金账户,最高限额为人民币1000元。通过电子现金账户在带有银联“QuickPass”(闪付)标识的商户,如快餐店、加油站、小型超市等场所进行的小额脱机支付,无需输入密码和签名,大幅提升了交易速度。
微信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数以万计的人一天的第一件事和最后一件事就是看微信。建设银行自然不会忽视这种变化。去年11月,它全面升级微信公众平台,使之从“订阅号”变为“服务号”,兼具金融服务和在线客服功能,以求为用户提供体贴入“微”的移动金融体验。
建设银行微信平台被最新命名为“小微”,用户只需关注“建行电子银行”微信公众账号,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小微”的账户变动提醒,实时掌握金融资讯,“小微”还能帮用户轻松办理生活缴费,让用户体验到真正的掌上金融生活。“小微”在提供多样功能的同时,其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也是一大亮点,能随时解答客户的业务咨询问题。
金融有卫士
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潜在的风险。作为一家稳健的大行,建设银行深知这种两面性。因此,它一边不断大胆地创新应用,让金融服务为生活添彩,一边小心地垒实安全边界,保障客户的利益安全。
建设银行有关负责人称,建设银行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义。银行安全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看似单纯的技术故障和信息安全问题很可能使其对外提供服务带来巨大的影响,进而形成企业风险,这关系到银行的社会声誉和经营安全。客户信息是建设银行的核心资产,保护客户信息安全和客户资金安全是建设银行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据介绍,在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方面,建设银行采取了全方位立体防御的手段。一是构建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平衡好资金安全和客户体验。建设银行为客户提供了种类丰富、技术先进的安全产品,覆盖了客户办理业务的各个环节。同时它遵循“把简单的操作留给客户,把复杂的风险防控留给银行”的原则,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既安全,客户体验又好的金融服务。二是建立主动发现缺陷的机制。建设银行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等完善的纵深防御及主动发现缺陷的机制。通过网银盾、动态令牌等一系列安全产品和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事前的安全保障;通过建立一支专业的监控团队,及时监控、挂起危害客户资金安全的高风险事件,为客户提供事中的安全保障;通过积极安抚客户、妥善赔偿等手段为客户提供完善贴心的事后补救安全保障,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在客户信息安全方面,建设银行采取了客户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严防客户信息的泄露。一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从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入手,不断加强敏感信息防护工作。近几年,陆续发布了十多项信息安全相关制度,涵盖了客户信息的保存、使用、销毁等各个方面。二是严格控制客户数据的使用。设置了客户数据访问的权限,严禁无关人员接触客户数据。三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防止客户信息数据的拷贝、打印。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数据安全系统,通过加密、水印、网络隔离等技术手段,掐断了客户信息向外传播的途径。
通过以上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银行有信心保障客户信息和资金安全,为客户提供既优质、便捷,又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