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袁贻辰 记者黄丹羽)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信仰对青年有着怎样的作用?青年应坚持什么样的信仰?又该如何坚持信仰?4月26日,来自首都五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齐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围绕“青年与信仰”话题展开了讨论。
在这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讨会上,不少与会学子将视角投向了当下青年信仰缺失的现象。一份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的报告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章正忧心不已。“选择‘没有明确政治信仰’的学生占到了39.6%。更夸张的是,如今在高校谈论奢侈品的人越来越多,讨论信仰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信仰不知不觉已成了大学生们的‘奢侈品。’”
北京师范大学的吴佳佳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她指出,当代青年被高速发展的网络影响着,“精神层面受到了很大冲击。许多青年都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所以开始迷茫。”
吴佳佳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蒋国栋更是直言不讳:“在怀疑的时代,青年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仰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威讲起了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力量,“93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革命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组织起步,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改革开放36年来,又怀揣着信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刘晓东对此感同身受。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后,这个马克思主义专业学子坦言:“最大的感受是‘务实’。这激励了我既要坚持信仰,也要结合专业学习,为未来工作打好基础。”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拥有不同的使命。”清华大学的王小龙补充道,“当下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青年人需要担当起时代的使命。要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才是青年的中国梦。”
落实到青年如何坚持信仰,吴佳佳表态:“要从实处做起。”在生活中与人谈及自己的专业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吴佳佳有时会被人误解。不过,中共党史专业出身的她却在会上大声倡议:“我们都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责任和使命就是要研究、宣扬、践行马克思主义,所以当谈到马克思主义时,我们应该理直气壮,而不是躲躲闪闪,我们有义务传播马克思主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万资姿高度肯定本次研讨会。万资姿表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生在当下不能“缺位”。该校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明龙教授则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更应坚定信念,从点滴做起,传递信仰的正能量。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受邀参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林维出席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