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03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劳动者之歌

用学习触摸梦想的“汽车人”

——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厂焊装车间经理高大伟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 周万鹏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3日   02 版)

    42岁的“汽车人”高大伟,自1992年走出校门便将梦想扎根于一汽,从一名机电技工到6000余人规模焊装车间的管理者。他22年的职业生涯亲历了中国汽车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成长。他说:“这22年就是用学习不断触摸梦想的过程。”

    梦想是原动力

    1992年夏天,高大伟从长春汽车工业学校毕业进入一汽大众。当时一汽-大众成立仅一年多。高大伟回忆,那个年代能进入一汽工作就代表着一份荣耀。

    “啥是一汽人?”高大伟还记得那年一位老师傅的提问,他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是争第一呗。”老师傅追问:“怎样才能争第一?”看到高大伟一脸茫然,老师傅说:“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好,咱一汽就是第一了。”这段话在他的职业元年注入了原动力。

    22年过去,昔日的片片稻田已被现代化的厂房取代,一辆辆奥迪、宝来、捷达从这里诞生。作为一汽的子公司、中国乘用车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一汽-大众如今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22年间,高大伟亲历了制造能力、汽车技术、制造材料等领域的更新换代。“1994年,每天工作10个小时能造25辆车,现在一天能造2000辆。20年前,我们的车如果带上ABS就是最高档的轿车,现在整个EPS电动稳定程序都是标配的。”他说。    

    “梦想是成长的原动力,但并非一成不变。”高大伟说,“最初的梦想是做一个争第一的汽车人。如今一汽的梦想是红旗复兴、解放更强、产业报国、职工幸福,我一定要投入到一汽自主创新事业中,为一汽的梦想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是内驱力

    “高大伟是一个内驱力很强的人,这种内驱力来自他的学习。”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厂原厂长王维忠回忆。

    在一汽-大众技术含量最密集的部门,领导着6000余人的庞大车间,挑战与机遇时时并存,学习成为高大伟把握机遇的重要利器。

    高大伟出生于长春市一个普通家庭,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父亲对他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992年入职时,他仅拥有中专文凭。同宿舍的工友回忆,他当时总会在下班后学习到深夜。“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因为工作需要,也因为不懂的东西太多。”高大伟说。

    依靠不间断的学习,高大伟入职之初便成为国内第一批掌握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技术的工人。从参加德语强化班,到掌握工业总线系统、固化加热系统等前沿技术,从完成激光焊接补偿返修技术、车身表面返修技术等近千项重大技术革新,到拿到吉林大学学士学位、同济大学硕士学位,高大伟始终在学习中成长。

    “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要经过实践的洗礼,才能变成才能和经验储备在头脑里”高大伟说,他干过车间里除操作工外的所有岗位,从机电工、班组长、工程师、主管到车间经理,再到“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加身,是“学不可以已”的职业习惯和生活习惯让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

    将原动力和内驱力注入“中国力量”

    梦想的原动力,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令高大伟一路成长,还汇聚成团队文化,成为一汽-大众德方合作伙伴眼中的“中国力量”。在高大伟的倡导下,焊装车间连续9年组织涵盖各类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并建立“金涛工作站”“王德亮工作站”等按照员工技术特长、以其姓名命名的学习站,进行资源整合和知识分享。

    目前,他们的专业化团队已拥有技术操作技工和机电技工484人,实现自主创新13754项,成功申请国家专利50余项,为公司节约资金6807万元。

    “我们维修队伍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在整个焊接质量的控制上我们在德国大众汽车中排名是前列的。”

    来焊接车间已有三个月的德方经理马蒂亚斯舒尔茨说:“这个车间就像一支秩序井然的足球队,我是教练,高大伟是领队,每个球员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

    “中国力量”最大的价值在于团结中相互学习、共筑梦想,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不是互相指责,而是共同把事情做好。“这种力量能够让我们在高效率的工作中造出高品质汽车。”高大伟说。  

    新华社长春5月2日电

壮大兵团综合实力 提高维稳戍边能力
用学习触摸梦想的“汽车人”
武汉铁路局小长假首日运客61万
广铁“五一”小长假首日运客124万
上海大学生“酷跑”过假期
全国民航团委启动“青春故事汇”
东北师大:让中学教师做“硕导”
用生命诠释青春担当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