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用西方视角,给中学生指出不同的人生方向

——访多丽丝·奈斯比特

本报记者 刘坤喆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5日   12 版)

    多丽丝·奈斯比特为中国青年报的读者题词:“亲爱的中国读者,成长是一个有困难、也有精彩的过程。你们正在为今后的人生设定航向。对自己诚实,并坚持自己真正所想。”

    “和读者通信,是一个很好地和中国年轻人沟通的过程,从中我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烦恼是什么、面临哪些选择……这些于我而言,也是教育和启发,让我能思路更清晰地写下一篇专栏,我可不想写那些我认为重要而年轻人不感兴趣的东西。”4月23日,谈及自己在《中国青年报》上开设了近3年的专栏,多丽丝·奈斯比特这样对本报记者说。

    近日,畅销书《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的联合作者、《梅琳:我的中国》的作者多丽丝·奈斯比特,在中国出版了新著——《勇敢追梦》。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蓝图的书,收集了她在2011年4月到2014年1月在《中国青年报》“成长”版双周专栏“名师大讲堂”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

    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这样评价这本书:“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者如何找到你生命中的‘奶酪’,那么这本书将帮你从迷惑中找到出路。”

    在写专栏的过程中,多丽丝赢得了无数中国“粉丝”,收到了近千封电子邮件,以至于她的邮箱“经常爆满”。

    多丽丝对本报记者说,读者来信大部分来自高中生和大学生,倾吐他们繁重的学业压力、父母的殷切期待、沉重的精神负担、对爱情的蠢蠢欲动、对职业的无从选择、对前途的憧憬迷茫……

    在写作和交流过程中她感受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不畅”。“可怕的是,当年轻人产生绝望情绪时,没人可以倾诉,既不能和家长老师谈、也不愿和同龄人说。”

    在多丽丝的“粉丝”中,有个男生,父母希望他选法律专业,将来当律师,但他更喜欢文学写作。“他给我写信,诉说了自己的问题,我鼓励他和家长好好谈,后来他来信说,家长尊重了他的选择。”在多丽丝看来,中国的家长其实并非思路狭窄、固执己见,很多时候问题出在沟通上;如果家长和孩子沟通得当、充分,两者间完全能达成一致。

    多丽丝觉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最需要的是“被倾听”,可中国的家长、老师往往更注重“告诉他们怎样做”,这使孩子们没有足够机会倾吐心声,因此很容易被误解或曲解,这一点可能是他们最苦闷的。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多丽丝的专栏就扮演了“倾听者”角色:“通过读者来信去‘听’,让他们把想‘吐出来’的吐到我这里,我再通过专栏‘说’出我这个西方人的看法。”或许正是因为倾听的功能,多丽丝的专栏在某些读者心中就像“心理咨询师”,帮助中国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结,克服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心理路障。

    多丽丝西方人的视角,也是专栏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我来自奥地利,我先生来自美国,我能把西方视角、世界视角提供给中国年轻人。”

    通过这个专栏,“中国人能看到西方人怎么表述遇到的问题、又是怎么予以解决的,从中不难感受到,西方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更直接、更直奔主题、在点头的同时也会质疑,而非全盘接受”。

    此外,多丽丝对本报记者说:“中国人通常都有较强的长幼尊卑的观念,这一方面是好事,让他们有礼貌;但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过于顺从而缺乏自我主动思考的意识及挑战权威的勇气。一个人在到社会上工作后,更需要的其实不是被动和顺从,而是主动出击,当他们发现自己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时,就会感到挫败和迷惑。”

    要解决这个问题,多丽丝认为,不能依靠强力,而要一点点培养他们说“不同意”。年轻人自己也要明白,人生不能指望别人给设计好道路,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设计、自己走。在此过程中,可以参考过来人的经验,但最终的决定要自己拿,家长老师的建议不能强大到越过年轻人自己想法的底线。

    最后,当记者请多丽丝用一句话描述这本专栏精选集时,她说:“这本书就像一张地图,指出了不同的人生方向;但是否沿着这个方向走,取决于你自己。”

本报记者 刘坤喆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5日 12 版)

赵闯:从恐龙爱好者到科学艺术家
如何不让孩子卷入责备风暴
黄豪杰:3D达人是怎么炼成的
用西方视角,给中学生指出不同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