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7日电(记者李新玲 邱晨辉)站在智能充电桩前,打开手机APP,在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就能以最优的方式给电动汽车充电。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秦泽瀚今天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演示他们的创新项目“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今天,“201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农展馆新馆开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实验室的50多个项目,被“搬”到展馆里,与观众互动,让观众与科学研究零距离接触。清华大学12个院系打造的“x-lab”创新实验室带来了多个项目,秦泽瀚和同学们的这项发明专利项目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北京有10万辆电动汽车,那么这些汽车同时慢速充电其需求负荷就将达到北京民用最大功率负荷的20%以上,而且大多为锂电池,单次充电折旧成本超过100元。这就需要对充电进行优化。”秦泽瀚和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优化充电的时间点、时间长短、充电速度,一方面使锂电池更耐用,一方面让电网更安全稳定。
本届科技周的吉祥物是“小科”,活动以“小科”为主人公讲述了关于“农庄、居家、小区、健康、发明、创意、出行、实验室、航天、军事”的10个故事,将450余项科技成果和科普项目巧妙串接起来,把前沿尖端科技成果和与日常生活自然融合。
同一天,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14岁的初中生佳琪好奇地看着“魔方高手”,这台和她差不多高的机器人,用了不到30秒,便拼好了魔方。她联想到前段时间热映的科幻电影《超验骇客》,影片中有一个具备自我意识的智能机器人。她盯着机器人的眼睛问一旁的科普讲解员:“这么快就拼好了,这个大家伙究竟靠的是手还是眼睛?”
当天,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科院的一项重大品牌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正式启动。现场,包括“魔方高手”在内的众多机器人吸引了大批青少年驻足参观。
公众科学日还推出了包括开放植物园、博物馆、国家院所重点实验室、大科学工程、科普展厅、野外台站等多种科普基地,组织宣讲多学科多专业的公益科普报告,开展科技咨询等现场互动的科普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当天还推出了“SELF格致论道”公益讲坛。据介绍,该活动是中科院探索全新的科普形式,它打破了过去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以“分享思想启迪未来”为办会理念,倡导思想及其精神的传播,鼓励开放的、跨界的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