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在燕郊长大

本报记者 赵迪摄影报道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28日   08 版)

5月22日,河北燕郊汇福实验小学,放学时门口挤满了家长和举着“托管”字样牌子的“小饭桌”阿姨。

燕郊开发区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据介绍,在燕郊,很多学校的班级都在80人以上。

5月26日早上5点45分,在燕郊的家门口,5岁的田晨熙依偎在29岁的爸爸身旁。他们准备打车到814路公交车始发站,去北京石景山的幼儿园上学,每周回家一次。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在燕郊工作;爸爸在北京租房子住,妈妈则在燕郊的家里住。每到周末,他们一家人才能在燕郊团聚。

燕郊开发区实验小学外,一名小学生登上校车。每到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就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接送车辆。

下午放学,3名小学生在面包车里等待其他同学上车。

燕郊汇福实验小学,上幼儿园的乐乐在等哥哥、姐姐放学。每天放学,爷爷奶奶都会开半小时农用三轮车接她和表哥、表姐回通州宋庄。

燕郊汇福实验小学的孩子在上课。

燕郊潮白河,孩子在家长带领下玩水上浮球。潮白河这边是燕郊,对岸就是北京市通州区。

    对于正在燕郊长大的孩子而言,超大班、小饭桌、跨省上学……将构成他们的童年回忆

    5月26日上午十点半,燕郊汇福实验小学的孩子已经开始放学,家长把校门口堵得严严实实。其中有穿着长裙和高跟鞋的全职妈妈,有骑了半个多小时三轮车来接孙子的花甲老人,还有一个个戴着圆形遮阳帽举着“托管”字样牌子的“小饭桌”阿姨。半个多小时后,一个“小饭桌”阿姨身后已经站了十多个高矮不一的小学生,在短暂清点人数之后,队伍向学校对面的小区走去。

    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西与北京市通州区隔河相望,距离天安门30公里。据了解,目前燕郊大多数小学都没有开设学生食堂,而家长大部分都在北京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学生的午饭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由私人开设的“小饭桌”应运而生。燕郊六小的副校长李向芹表示,对于这种情况学校也很无奈,现在全校一共2000多名学生,每个班都呈饱和状态,教室也刚刚勉强够用,实在是没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用来建设学生食堂。  

    瑕瑕去的“小饭桌”就在自己家小区的一户单元房里,从学校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达。楼前的空地上围了一大圈铁丝网,每天中午开饭前,阿姨怕他们走丢,就限定他们在这片空地上玩耍。像这种家庭式的“小饭桌”在这个小区里有好几十家。中午开饭时间,100来平方米的两居室里挤满了三四十名来自周围学校的小学生,大家坐在一张张小饭桌前等待阿姨们分发饭菜。午饭过后,阿姨会催促孩子们去床上休息。一年级的孩子睡单人小床,高年级的孩子睡上下铺。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数都在北京工作,只有晚上回来接孩子,而有些孩子晚上也由阿姨看护,一周只回家一次。

    瑕瑕今年读三年级,她所在的汇福实验小学三年级一共10个班,很多班级都在80人以上,一年级最多的班可以达到近百人。小学人满为患,自然成了老人和全职妈妈们讨论的话题。一位家长抱怨,现在燕郊的小学基本上都处于饱和状态,很少听说有50个人以下的班级,好多班都是七八十人。人一多,一些老师甚至连学生的名字也记不清楚。

    近年来,便利的区位和较低的房价,使燕郊成为30万“北漂”的栖身之地。但跨省上班、孩子上学等问题随之而来,构成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民生焦虑。据新华社记者的采访调查,当地小学每年增加2000多人,才能满足目前的入学需求,而现在当地又没法大规模建设学校。

    瑕瑕的母亲杨艳芳早上也会把孩子送到“小饭桌”去吃饭。她说,自己做的早餐不好吃,这样还可以节约时间。她自己有时在路上或公司楼下随便买点吃的,有时干脆就不吃早饭。杨艳芳37岁,2009年她和老公在燕郊买房并定居,目前在北京北三环附近的一家医药食品公司做研发。

    每天早晨6点睁开眼睛起床的那一刻,杨艳芳的内心就开始焦虑起来——她又要去挤公交车了。她无奈地用“睡城”来形容自己居住的燕郊,每天都有几十万人和她一样,挤公交跨省上下班。杨艳芳所要乘坐的公交车,早上5点多开始便有人陆陆续续地排队上车,6点多后就可以看到百米“长龙”。

    在等待的长龙里,不时也会出现小朋友的身影。早上5点多,5岁的田晨熙正依偎在29岁的父亲身旁等待814路公交车。每周一的早晨,他都会和父亲坐公交车去北京的幼儿园上学。由于不是始发站,接连而来的公交车都被塞得满满的,父亲看了看手机,伸手打车准备到不远处的始发站去等车。小晨熙在北京石景山附近的一所幼儿园读学前班,周托,一个星期回家一次。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在燕郊工作。爸爸在北京租房子住,妈妈则住在燕郊的家里。每到周末,他们一家人才能在燕郊团聚。

    和爸爸坐上了出租车,田晨熙揉揉眼睛,打着哈欠。爸爸搂着田晨熙,不时看看车窗外,高楼此起彼伏,有时因为楼太高,充满了整个车窗,根本看不到天空。公交车站,一则购物中心带有机器猫卡通形象“时间都去哪了”的广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出租车上,司机一边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前面的车辆,一面播放着小沈阳的《美了,美了》“我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带上我们的誓言远走高飞……”田晨熙则困得靠在爸爸身边睡着了。

在燕郊长大
河北燕郊汇福实验小学 放学时门口挤满了家长和
举着“托管”字样牌子的“小饭桌”阿姨
燕郊开发区实验小学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课
在燕郊的家门口
5岁的田晨熙依偎在29岁的爸爸身旁
燕郊开发区实验小学外
一名小学生登上校车
下午放学
3名小学生在面包车里等待其他同学上车
燕郊汇福实验小学
上幼儿园的乐乐在等哥哥、姐姐放学
燕郊汇福实验小学的孩子在上课
燕郊潮白河
孩子在家长带领下玩水上浮球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摄影部
微信公众平台“守候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