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届的欧洲议会选举于5月25日结束,总共751个欧洲议员席位有了新的归属。如果说获得213席的欧洲中右翼党团欧洲人民党和取得190席的中左翼党团欧洲社会党继续位居前两位,基本维持欧洲议会传统格局的话,那么在本次选举中取得超过140席的疑欧、反欧政党,无疑将深刻地影响整个欧洲的政治生态;如果把疑欧党派和极右势力在整个欧洲政坛的普遍崛起比作一场“地震”的话,法国无疑又是“震中”之一。
“多个疑欧、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政党进入了欧洲议会。也许在某些国家情况没有预想的严重,但是国民阵线在法国的崛起,的确向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如是说。
在选举开始前,法国已经有多份民意调查显示“极右翼政党将有突破性进展,社会党可能惨败,人民运动联盟难有突破”。尽管如此,当最终结果出炉、预测纷纷应验的时候,法国人还是连连惊呼“令人震惊”、“难以置信”。
在法国的8个欧洲议会选举选区中,共产生了74名欧洲议员。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在5个选区排名榜首,得到了近25%的支持率,收获了最多的24个席位,历史上首次在全国性选举中排名第一。与2009年欧洲选举仅6.3%的选票相比较,国民阵线现任主席马琳·勒庞似乎有足够理由将其称为一次“历史性胜利”。这位一直宣扬“法国应该脱离欧盟”的极右政党领袖,将其成功的原因归结为“法国人民追求独立和自由的愿望”。有分析人士认为,意气风发的勒庞已经把目标锁定在2017年大选的总统宝座。
事实上,法国国民阵线近年来已呈明显上升势头。在2012年的总统大选中,马琳·勒庞得到了17.9%的选票,比5年前她父亲老勒庞的支持率高出7.5个百分点。在随后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国民阵线也取得了超过9个百分点的增长。最近的例子是,在今年3月举行的市镇选举中,这个极右翼政党更是创纪录地占据了11个城市的市长宝座。
舆论普遍分析认为,“反欧洲、反欧元、反移民”的国民阵线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是归功于其“去妖魔化”的转型战略,即在表面上与纳粹、反犹等极端思想划清界限;二是得益于近年来经济危机、欧债危机接踵而至,让法国面临失业率高企、国民购买力和国家竞争力下降等诸多社会经济困境;三是抓住了传统政党无论左翼还是右翼的表现都令人失望、民众求变之心越来越迫切的有利时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执政的左翼社会党在选举中仅仅排名第三。在经历了市镇选举的惨败后,执政党此次再次遭遇“历史性的失败”,以13.98%的得票率、13个席位创下自1979年首次欧洲选举以来的最差纪录。26日晚,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承认此次投票“表明了民众对欧洲、对法国政府的不信任”。但他仍然强调“法国的未来在欧洲”,他的责任是“改革法国,重新为欧洲确定方向”,并承诺在增加就业、提升购买力、促进社会公平、精简行政地域区划等方面加快改革。
尽管老牌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得到20.80%支持率和19个席位,位列第二,但与5年前萨科齐当政时以28%的支持率遥遥领先相比,他们在本次竞选中的表现自然算不上太好。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党领导人科佩正在经历信任危机。
回顾欧盟的发展历程,法国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是有“欧洲之父”之称的让·莫内和舒曼的故乡。如今,反欧洲的极右势力在法国取得成功,并引起法国政坛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无疑将引起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范围内对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再一次深刻反思。
有分析指出,极右政党议员数量的上升,将有可能影响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的归属。从这个意义上说,疑欧、反欧势力崛起在欧洲政坛引发的“地震”,已经开始显现出影响。
本报巴黎5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