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6月0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让爱的阳光雨露润泽每个儿童

——各级妇联组织关爱儿童综述

本报记者 刘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02日   02 版)

    “自幼儿生来性格刚,赤胆忠心扶汉王,我也曾斩颜良诛文丑,五湖四海把名扬……”每到周三下午5点,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会飘出悠扬的童声,以几十名留守儿童为主的徽剧培训班学员,在村里老艺人的指导下认真排练着传统徽剧《水淹七军》。

    孩子们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得到了老艺人的称赞。这些留守儿童每周三下午、周日全天和假期,跟着3位老艺人学徽剧。除练习基本功外,他们还排演了《万花献瑞》、《龙虎斗》、《水淹七军》、《失空斩》等传统剧目。

    绩溪县伏岭镇是徽剧的发源地,如今这个总人口2.1万人的小镇,外出务工人员达5000多人,留守儿童有306人,9成以上的孩子常年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相依为命。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并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绩溪县妇联组织积极与民间老艺人联系,组建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徽剧培训班,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伏岭镇中心小学等地开展“牵手留守儿童  传承徽剧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

    快乐家园温暖留守儿童心

    近年来,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级妇联组织通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等多种渠道,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依托公共服务设施、妇女之家等阵地,建立了8万多个儿童之家等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

    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这些儿童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安全保护、心理健康等方面面临着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

    今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将共同实施“儿童快乐家园建设”项目,计划投入1500万元,重点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示范市(县、区)建立150个“儿童快乐家园”,为其配备文体设施,聘用专职人员及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在社区、村为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

    2009年,重庆市垫江县妇联在双河口村建立了儿童之家。儿童之家建有办公室、辅导室、图书室、亲情聊天室和塑胶运动场地。儿童之家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爱心家长”帮扶为重点、心理健康辅导为特色,在儿童放学后和节假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亲情聊天、亲子文体娱乐等服务。由村妇代会主任具体管理,常年聘请教师、大学生村官、巾帼志愿者等专业人员担任“爱心家长”。“爱心家长”定期与孩子们谈心交心,指导孩子们与父母以电话、视频聊天等形式交流亲情,组织留守儿童监护人参与家庭教育培训。

    移动式学习“伴随”家长

    “以前只知道孩子每天都上网,但具体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冯银妹是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四沙小学一名学生的家长,不懂网络让她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自己想学电脑也无从学起。

    在该校教室里,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黄丽娟告诉记者,儿子梁昱乾一年级就开始沉迷电脑游戏,她经常批评儿子,母子关系越来越差,她心里很苦恼。

    广东省妇联的调查显示,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未成年人约占网民的1/3。为满足新时代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新需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探索运用网络、手机短信、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等新媒体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网上家长学校成为指导服务家庭教育的重要平台。自2010年以来,全国妇联联合中国移动等单位共同创办了全国网上家长学校,指导推动30个省(区、市)创建省级网上家长学校,形成家庭教育资源的共享集群优势。天津等各地网上家长学校通过专家热线、网络在线咨询答疑、举办公益讲座、开展网络互动活动等方式,促使家庭教育资源、产品、服务惠及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更广泛人群,凸显了家庭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衡性。

    自从参加家长电脑知识培训后,黄丽娟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与儿子一起用电脑,引导儿子绿色上网,培养他的学习兴趣。现在,梁昱乾不再沉迷游戏,学习进步很快,还当上了班干部,和妈妈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六一”前,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整合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还实施推广“心系妇儿——家庭教育空中课堂”项目和“伴随成长”公益项目。这两个项目以手机为载体,以“每周一信”的形式,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没有教室、时空移动、指尖学习的家长学校,将涉及0~6岁儿童全方位的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免费发送到服务地区的家长手机上,让家长陪伴孩子走好成长中的每一步。

    把孩子丢失的健康补回来

    儿童时期是决定一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造成成年后学习能力和劳动能力下降。

    全国妇联于2011年与原卫生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实施“消除婴幼儿贫血项目”;2012年又开展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项目地区半岁至两岁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级妇联组织与卫生系统密切合作,妇联干部与村医为适龄儿童逐户发放营养包,走村入户宣传早期家庭教育知识,让科学育儿的理念和知识真正进乡村、进家庭。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乡阿亚格亚格其村5小队村民巴依木汗的女儿苏麦热姆·吾布力卡斯木出生7个月后经常发烧,不爱吃饭,身体很瘦弱。家人认为是巴依木汗奶水不好。2013年4月她给孩子断奶后,孩子依然不爱吃饭,越来越瘦,情绪烦躁。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在这时,村里宣传发放营养包,村医和妇联干部来到巴依木汗家,向她解释孩子营养不良对以后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都有影响,并介绍了营养包的成分和作用,动员她给孩子吃营养包。她给孩子吃了一个月后,发现孩子长胖了,吃饭也多了,脸色也渐渐红润了。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等8个县是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县。由于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不同,在项目初期,许多家长对营养包持怀疑态度。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健康教育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儿童家长的观念逐渐改变,慢慢了解到服用营养包的好处,树立起对项目的信任,并主动要求给孩子服用营养包。

    截至目前,国家已累计投资4亿元,为300个县的82万贫困儿童发放营养包,在给孩子们送去健康的同时,开展儿童营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为家长送去科学的健康理念和知识,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本报记者 刘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6月02日 02 版

坚持批改作业50年的数学家
一“减”一“转”出活力
“活着是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丰碑”
北京完成16万名儿童小学入学信息采集
让爱的阳光雨露润泽每个儿童
书本不是儿童的全部世界
作出回国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
马万祺先生公祭仪式在澳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