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工装的柯强绕着PV展厅中的新奇骏左看右看。
虽然加入东风日产才3年,柯强已经盘算着购买这款市场售价18万元起的自家产SUV。
买车对东风日产的员工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不算高的生活成本,加上内部优惠价格,“一线工人差不多都有车”。偌大的厂区内连绿化带都被划作了停车位,即使这样,也很难找到没被汽车占用的空隙。
而在广州这样一个一线城市拥有一套房产,早就不能算作东风日产员工的梦想了。2010年本科毕业进入东风日产的李登科说,他们那批37个一同进入的同事,只剩6个没有买房。
柯强差不多将外车身摸了个遍,然后拉开了车门,坐上正驾驶位,煞有其事地转着方向盘。
这大概是东风日产“快乐生活”理念的一个鲜活注脚。
然而,物质上的满足绝不足以带来这些丰富细腻的情感,在东风日产的工会下,还有几十个名目繁多的各种兴趣爱好协会。登山、骑行、游泳、电子竞技……业余的文化生活永远不会单调。除了“快乐生活”以外,“快乐工作”也是东风日产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花都工厂的每一个生产车间内,每一个班组都拥有自己的休息室,上午下午车间内都会在固定时刻响起音乐,工人们可以暂停流水线作业,进入休息室休息。这个时候,办公室里的技术员和文职员工则会随着“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律动舒展身心。
车间休息室的布置完全是工人们自己动手的,会木工的做一两套小家具,会设计的装扮一两个小饰品,工业工程科科长周火星认为“这让员工们感觉到自己重要的存在价值。”但推动这些“汽车之家”成立的周火星,仍然只对这项工作打出了80分的评价,他希望后人们能够做得更好。
生产汽车的工厂里总不会缺少“车”。如果在车间外见到一位骑着自行车赶路的工人,无需奇怪,这些公共自行车就是为了方便工人们在厂区内移动的;如果在车间内遇到一辆放着流行乐曲的AGV自动行驶小车,也无需惊讶,平均年龄27岁的一线工人永远不会缺少活力;而那些有人驾驶的叉车或运输车,也永远不会鸣笛,因为这是“对大家的尊重”。
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一概念不是从某个大学课堂里老教授的口中蹦出来,而是30多岁中层管理者用以检视自己的管理策略,以及制定激励员工的奖赏机制时,东风日产“快乐成长”的理念也深深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之中。
打破单一晋升通道的多序列职位模式,激励创新的各项比赛,与各国优秀工程师交流合作的机会,尊重各种人才的企业氛围……正如李登科所说的,选择一个企业,最应该看重的是它能提供的“机会”。
“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成长”,亲身在如此“快乐”的企业中体验过,就一定不会疑惑韬睿惠悦咨询公司和《财富》中文版共同颁发的“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的荣誉为何颁给了东风日产。
而所有这些“快乐”,都被东风日产的摄像师捕捉,制成了每一栋建筑内都能见到的“笑脸墙”。而看到那些无论是老总、高管,或是技术员、工人的一张张真挚的笑脸,或许会多少明白尽管还没购房的李登科,也把自己的住所称作“家”的归属感。
四川大学 张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