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驻阿美军的撤军计划。他表示,在今年年底阿富汗战争结束后,将有近万名美军在当地留守。到2015年年底,驻阿美军将减至约5000人,到2016年年底减至约1000人。
按照这一方案,美军将撤出在阿富汗的全部作战部队,只承担围剿“基地”组织残余分子和为阿富汗军队提供培训、支援的任务。持续13年的阿富汗战争似乎真的要结束了!
美国为阿富汗战争付出巨大代价
2001年的“9·11”事件是美国本土自“珍珠港事件”以来遭受的最严重袭击。由此引发了美国针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分为大规模作战和战后重建两个阶段。从2001年10月7日20点57分美英联军以大规模空袭拉开战幕至12月22日,为大规模作战阶段。两个多月时间里,美英联军以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摧毁了阿富汗境内各主要城市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打垮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有组织的抵抗。
当年12月22日,随着以哈米德·卡尔扎伊为主席的阿富汗临时政府成立,美英两国宣布阿富汗战争进入重建阶段。时至今日,重建仍未结束。
在长达十多年的重建过程中,美军从未停止对以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为主的反阿武装势力的清剿,但这些行动的效果并不理想。
按照美国的战略,阿富汗战争并不是孤立的,它是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开端。随后的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以及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一系列反恐军事行动,构成了美国完整的全球反恐战争。
美国为这些“反恐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来在“9·11”事件中占据着道义制高点的美国,却因滥施暴力而遭到广泛的谴责与反对。尤其是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广泛运用的无人机打击海外武装人员和特种部队突袭重要目标两个标志性手段,让美式“反恐”声名狼藉。
由于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己方伤亡,美军一直将无人机视为打击恐怖分子的利器。特别是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部落边境地区,美军使用“捕食者”和“收割机”武装无人机,除掉了数十名“基地”组织和塔利班领导人。但与此同时,无人机也制造了数量庞大的平民伤亡。
相关报道显示,在2006年1月14日至2009年4月8日期间,美军进行了60次“捕食者”无人机攻击,只有10次打中了真正的目标,命中率为17%,但这些行动却造成6887名平民死亡。联合国和一些国际组织谴责这种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的袭击,称其是“获得许可的屠杀”。
特种部队夜间突袭也是美军捕杀重要目标的常用手段。这以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为代表。但美军在实施这类行动时非常粗暴,刑讯逼供、滥杀无辜、不尊重阿富汗文化和伊斯兰文明的事屡屡发生,引起了阿富汗民众的强烈反感。
13年来,美国在阿富汗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兵力。至2012年,美国在阿富汗的花费就已达4000亿美元,几乎是平均每天一个亿。美军在阿富汗阵亡人数已达3322人。
铁杆盟友纷纷从阿富汗撤军
面对反恐战争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美国不得不考虑现行的政策是否合适。早在去年5月25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演讲时就宣称,“反恐战争必须终结,反恐行动需要新的策略和规范”,明确表达了改变战争反恐政策的信号。
另外,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阿富汗政府和人民不买账以及国际盟友的离去,都促使美国政府下决心尽早结束阿富汗战争。
2012年3月26日,由《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开展的一次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率大幅降低。调查中,6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应再继续阿富汗战争。这与阿富汗战争刚刚爆发之际的民意支持率相差甚远。
今年的5月26日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奥巴马突访阿富汗慰问驻阿美军。据称,奥巴马提出要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会面,却遭拒绝。这是阿富汗现政权与美国之间距离不断拉大的一个明显信号。
美阿不和有着深层原因。目前,阿富汗政府的选举产生和运转方式完全照搬西方模式,阿富汗民众认同感不高。由此也造成阿富汗政府控制能力弱,国内安全局势长期不稳。结果就是,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断指责卡尔扎伊政府腐败无能、工作效率低下,而阿富汗政府则谴责美军在阿富汗滥用暴力、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一名美联社记者在喀布尔街头随机采访当地人对阿富汗局势的看法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就算把所有美国人都搬过来,也不能让阿富汗实现稳定。只有阿富汗人才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地理特点和生活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阿富汗现任总统卡尔扎伊始终不肯签署协议,保证留守美军不受阿富汗国内法律管辖。而阿富汗多个地区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美示威游行,抗议美军滥杀平民的暴行。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好像真有点“出力不讨好”。
2001年12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386号决议,决定成立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以支持阿富汗临时政府的重建工作。2003年8月11日,联合国授权北约接管该部队的指挥权。此后,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在北约的领导下,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军部队共同担负起阿富汗的反恐和战后稳定任务。
尽管有40多个国家派兵参加了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但真正在第一线迎战塔利班的只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铁杆盟友,绝大多数国家派军队到阿富汗参战只是出于政治捧场的原因。
然而,阿富汗战争久拖不决使得这些盟友们渐渐丧失耐心,迫于本国国内的压力纷纷从阿富汗撤军。目前美国和北约在阿富汗驻军大约5.1万人,其中美军约3.2万人。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驻阿部队已经全部撤出,即使是英国也只保留了一处军事补给基地。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再耗下去很难保证不会成为“孤家寡人”。
阿富汗的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奥巴马在此次撤军声明中表示,“选择撤军是因为阿富汗军队已经展现出足够保卫国土安全的能力,况且让阿富汗变得更美好不是美国应承担的责任”——要抽身阿富汗、甩掉这个包袱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新美国安全中心总裁理查德·方丹则认为,此次奥巴马宣称的撤军计划是根据奥巴马政府的执政时间表,而不是阿富汗本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也就是说,阿富汗安全部队并没有能力独自面对一系列安全挑战。因此,如果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结果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对美国来说,评论阿富汗战争的胜败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离开这里”。为此,美国一方面用民事和外交手段加强阿富汗政府的控制能力,为其接手美国撤军后的局面做准备;另一方面甚至考虑同塔利班和解,并将其纳入阿富汗的政治进程。
5月31日,美国政府用5名被关押在古巴美军关塔那摩基地监狱的塔利班成员换回了遭阿富汗塔利班俘虏5年的唯一一名美军士兵鲍·伯格达尔。美国政府此次与塔利班武装换囚的做法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不少人认为这释放了改变“决不与恐怖分子谈判”的政策信号。
6月1日,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毛拉默罕默德·奥马尔发表公开声明,称与美国政府换囚是“重大胜利”。奥马尔在“9·11”事件中被美国以1000万美元悬赏通缉,此后不知所踪。但他却是塔利班在十多年间与美军作战的幕后总指挥。
而早在2012年3月15日,塔利班就曾发表声明,宣布中断与美国进行的谈判。紧接着在3月28日,阿富汗第二大武装组织伊斯利党也宣布中断与美国和阿富汗政府的和谈。有分析家认为,这些组织是在等待美军撤退后重整旗鼓。
美国国家情报机构的报告也认为,2017年后的阿富汗安全局势将大幅倒退,甚至将使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重建成果大半付诸东流。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13年的阿富汗战争证明,美国这种不顾他国国情和文化特点,单纯通过战争来改变他国政府、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的做法,不但达不到反恐的效果,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流血冲突和人道主义灾难。如若战争能够结束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或许早已不存在。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