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2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从“空心村”到农耕文明的时空隧道——

一个古老村庄的传承与坚守

本报记者 马富春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23日   03 版)

    “八百里秦川,不及董志塬的一个边边。”在秦陇大地上,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反映了董志塬的辽阔和富饶。

    数年前,董志塬的李岭村像中国正在消失的万千个村落一样,只留下老人和孩童在留守,瘦瘪的流浪狗成群地穿梭在房前屋后。而现在,进入这一古老村庄彷佛跌入时空隧道——它不仅“召唤”回了大批村民,甚至建起了自己的农耕文化博物馆。

    这座古老村庄,怎样完成了它的传承与坚守?

    村子“闻不到过去的味道”

    初夏时节,董志塬的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麦田如海涛翻滚,绿波荡漾,间或有红白相见的砖瓦房镶嵌其中,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而在数年前,这个古老小村落还全然是另一番模样。

    董志塬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是陇东地区面积最大且平坦完整的黄土地。这里近百万亩的良田广袤无际,盛产以冬小麦为主、品种丰富的多种农作物,是先周公刘农耕创业之地。自古以来,董志塬就扎下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之根。

    千百年来,董志塬大都风调雨顺,李岭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波澜不惊的农耕生活。近些年,许多李岭人不甘呆在农村,逐渐走出了村子、走出了董志塬,到外面的世界打工、闯荡。

    “村子里人少、田荒,人气不旺,村貌明显衰败了。”李志林告诉记者。从小在李岭村长大、后参军入伍,退伍后又回到家乡创办企业的李志林,经常会来到村子里探亲访友,前些年,他忽然发现,村里的农田出现了大片撂荒,古老的村子,逐渐变得“闻不到过去的味道”。

    农闲时节,年富力强的人们都出去打工,村子只留下老人和孩童在留守,瘦瘪的流浪狗则成群地穿梭在房前屋后。一度,村里大小的事情都没人张罗,俨然成了“没有村长的村子”,一派凋敝景象。

    这一切,农民的儿子李志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祖宗生活的村庄可不能这样荒芜了!”志在改变李岭村面貌的李志林,积极参选村党支部书记,并得到村民的认可。从此,开始了对这个古老农村的改造和重建。

    探索参与式管理,村民自治见成效

    2013年,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到了董志塬深处的李岭村,李志林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提升村庄品质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他召集村民一起出谋划策,为李岭村画蓝图。

    “民房占田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董志塬上有一种古老的民居方式——“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再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人们就居住在坑里的窑洞里。“地坑院”占地大,排水排风都不畅,窑洞里光线也不好,李志林就和村民们商议,填平“地坑院”,恢复农田,再集中修建新的民居。

    村里以前没有活动场所,大伙儿农闲时多在街头巷尾唠家常,文体活动很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村里专门腾出地方,建起了小广场,又配了文体设施,搭上了戏台。村子里还硬化了全部道路,按上了路灯,建起了公共卫生间。

    以前,村子里除了村小学,没有村民一起学习、议事的地方。新农村建设时,大伙儿一致认为要建成属于村民自己的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于是,李岭村就建起了社区学习中心。

    自此,李岭人都住上了整洁亮丽的砖瓦房,用上了各种家用电器,家家都有了网络,到了晚上,村子里亮堂堂的。每到农闲,村民们活动有了去处,小广场上每天下午舞曲都会响起,小村子人气很旺,恢复了昔日的热闹。 

    但李岭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人员流动又比较大,基础设施建成后,如何维护管理成了难题。

    他们的破题思路是——“基础设施由村里建设,由所建地上的居民拥有并管理”。比如在李岭村,为了解决公共卫生间的管理和维护问题,公厕就建在愿意出地的居民房舍边,村里出钱,厕所的所有权和农家肥的收益权归农户,同时,这家农户也需要承担公共厕所的管理责任。

    比如,为了省电并节省维护成本,李岭村主村道上的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巷子里的路灯则安在农户家门口,所有权、管理权同时归收益农户,这方便了路灯维护,同时也为村子提供了必需的公共服务。

    “让农民都参与其中,大家都知道自己是李岭村的主人。”李志林说,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发现,村里人维护环境卫生、管理公共设备都比以前自觉多了,李岭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新技术用在手头上,旧农具组成博物馆

    离开千年的窑洞,李岭农民乔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李岭人走出村子,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每次回乡,总会有很多感慨。学习,随之逐渐成为李岭人的一种自觉需求,李岭人的精神世界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李岭村承接了甘肃省教科所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全民教育试点项目,村部里专门开辟了村区学习中心。村里人有什么学习需求,村委会都会积极协调各种资源,几乎有求必应。

    “时间、人数和内容都是随机的,只要村民有(学习)需要。”李志林说,农村要变化,思想是关键,为此,村里会定期收集村民的需求,只要和生产生活有关,都可联系乡村能人和相关专家来做指导培训。

    李岭村自古就出产苹果,可由于品种单一,产量、品质并不好。同时,由于村民缺乏市场观念,坐等客商前来收购,也卖不上好价钱。了解到很多村民们为此苦闷后,村委会积极联系周边地区的苹果种植“土专家”,请他们到学习中心现身说法,还邀请经销商前来洽谈苹果销售。

    “土专家”的话,村民们都能听得懂。打那以后,村里苹果的品种和种植技术有了明显提升,再通过苹果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价格也很可观,村里人尝到了学习带来的“甜头”。

    在村民的自觉学习中,李岭村的农机技术也不断更新,村民们陆续用上了先进的农业机械。与此同时,那些千百年来使用的老农具,却一时没了去处。

    李岭人觉得,丢了老祖宗用过的农具实在可惜,就建成了自己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将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具“请进”博物馆供人展览。同时,还在附近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地坑院”开放游览。农闲时,老人们就会带着孩子们来到博物馆,讲述每个农具、每件窑洞背后的尘封往事。

    一段时间后,李岭人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就享誉附近城乡。每到节假日,附近的城里人总会带着孩子来到博物馆,让孩子们重温传统农业生活的场景;有外面的客人来到李岭,李岭人也总会带他们来到自己的博物馆。

    “时代在变,技术在更新,可我们农民文化的根不能断。”李志林说,李岭村的农耕博物馆每到周末、节假日,人气都很旺,甚至附近城市的城里人都会拖家带口前来参观,每看到一个古老的农具,都带给人们很多惊喜,仿佛置身于农耕文明的时空隧道中。

    现在,李志林和村民们正筹划着,除了参观农耕博物馆,还要开辟一些农业生产生活的体验项目,这样,参观者来到李岭村,既回顾过往农业生产的场景,又能参与当下的农业生产中,并现场自己动手,品尝绿色、无污染的果蔬。

江苏睢宁给百姓信用评级
逾六成网民质疑“仅为政府方便”
退休高官“再就业”都去哪了?金融、能源领域最热门
一个古老村庄的传承与坚守
云南警方公布普洱“鱼吃人”事件调查结果
家长持续质疑 体育局回应:正常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