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6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托举三兄弟”:举起城市的良心

本报记者 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25日   07 版)

    34岁的河南农民刘新军买了一双新布鞋,却忘了换袜子。就这样,他带着袜子上斑斑点点的涂料,来到了表彰会现场。他瘦瘦、黑黑的,身高只有1.55米,后脑勺的头发还乱蓬蓬的。

    他和25岁的贾晓玉、24岁的杨明——3个从河南南阳市淅川县到天津打工的年轻人,是今天下午受表彰的主角。

    他们换了新工作服,胸前扎着红花,走进会场前,在楼道里待了一会儿,似乎有点怯场。

    过去一周以来,他们是这座特大城市里街谈巷议的英雄人物。6月17日,天津市河北区律笛里小区一位88岁的大娘从4楼坠落,倒挂在空调室外机上,刘新军和贾晓玉徒手爬上3楼,奋力托举着老人,杨明则在旁协助,直到消防队到场救援。

    他们托举老人的画面很快流传开来,3个人得名“托举三兄弟”。

    经过事后调查确认,天津市河北区见义勇为协会今天向他们颁发了证书和每人1000元的奖金。

    颁奖过程非常简短。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副局长郝文成说,3位农民工兄弟救人的场景非常感人,他代表分局1200多名公安民警,“向3位的英雄壮举表示赞赏和感谢”。他说,这虽是一起普通的救人事件,但反映出在这个城市里,农民工兄弟既是市容的美化者,也是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英雄壮举体现了社会倡导的正能量。

    几位电视台记者举着话筒,追问他们的感受。第一个被问的贾晓玉黝黑的脸庞泛出红晕,支支吾吾半天,卡壳了。话筒只好暂时对准别人。

    杨明说的很简单:“很高兴,我们以后会继续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还不太适应这种镁光灯闪烁的场合。刘新军不时腼腆地笑,眯着眼睛,露出一口白牙。

    他说,没想到他们当初做的“小小的事情”,会有这么多媒体在关注,他们“非常意外”。在他看来,无论是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会去帮忙。

    高空作业时他们有安全绳的保护,然而救人时没有。6月17日中午,他们吃过午饭,路过律笛里小区门口,准备回工地休息。听到有人喊救命,他们跑过去,看到老人头下脚上,双手张开,一动不动,裤脚挂在了空调室外机的螺丝上。

    眼看着老人摇摇欲坠,刘新军“什么都没想”。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他拽住一楼窗户的护栏,往楼上爬。贾晓玉也跟着爬了上去。

    他们只用了七八秒钟就爬到了3楼。刘新军说,如果再爬一次,绝对不可能那么快。

    他们爬到3楼,但双手无处借力。贾晓玉不得不砸碎了3楼的窗户。最终,他们一脚踩着3楼的空调室外机,一脚踩着只有十几厘米宽的3楼窗台;一个托住老人的腰,一个托住老人的背。

    对刘新军来说,完成这个托举动作非常勉强。他的个子太矮,努力踮起脚尖才够得着。而贾晓玉又太高了,必须蜷着身子。托举过程中,他们双腿摇晃,浑身发抖。

    由于窗台只能容纳两人,杨明放弃爬楼,转而去工地取来吊绳,并进入老人家里,试图从窗口施救,恰在此时,救援人员赶到。据120急救人员检查,得救后的老人左脚脚踝处有刮伤,其他指标正常。

    这时,刘新军“悬挂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落地以后,他发现已无法站稳,而且因为刚吃过午饭就剧烈运动,肚子疼得厉害。

    他们不记得托举了多长时间,只能估计在半个小时左右。干了多年高空作业的刘新军,感到自己当时“精疲力尽”,衣服都湿透了。

    施工项目经理徐广民给他们发了一笔奖金,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他们用奖金请工友吃饭,“让大家都跟着高兴高兴”,已“请了好几回客了”。

    他们出名了。甚至回到住处时,会听到陌生人喊“托举哥”。听到这3个字,刘新军“心里挺高兴的”。但他始终认为,他们做的只是平平淡淡的一件事而已,就像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

    今天,有人问起刘新军今后的打算,他愣了一下,答道:“在这里好好工作。”

    本报天津6月24日电

本报记者 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6月25日 07 版

“托举三兄弟”:举起城市的良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羊城“论创业”
大学生走新型职业农民之路既艰苦又幸福
郑州铁路局:“三微”平台助推服务升级
提高诉讼效率如何兼顾公平
小球迷乐坏了
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
北京中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