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6月3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清醒面对核心价值观的三重考验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30日   02 版)

    ■较之价值观混乱与价值观迷茫,价值观疲劳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呼唤与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总算确定了。整个中国社会,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很珍惜、很重视也很期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今日中国社会主旋律中的主旋律。

    面对价值观混乱:如何包容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不等于就在社会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的并不是价值观空地,而是各种价值观犬牙交错的势力范围;它并不是在填补价值观空白,而要在既有的价值观领地中见缝插针、开疆拓土。

    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续,我们不仅承继了历史中国的物质成果,同样也承继了历史中国的精神成果;今日中国又是一个处于大开放、大变革、大转型的社会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变化自然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因此在今日中国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像走马灯似地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你未退场我已登台: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革命的改良的、宗教的世俗的、进步的落后的、大公无私奉献的损人利己自私的……不同的价值观都有自己的舞台与市场,不同的价值观都有自己的追随者与传播者。

    有人说价值观多样,这是一件好事情,证明这个社会有活力能包容。其实不然,价值观混乱不能简单等同于价值观多样。这就好比我们把热水与冰块混合变成温水后喝起来很舒服,但是设想把冰块与热水同时倒进嘴里面,那将会是种什么样的状况?事实上这些价值观之间时时刻刻存在着竞争乃至斗争,甚至有些时候还是很激烈的。当激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可能引发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波动。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能满足于仅仅作为又一种价值观加入到既有价值观的大纷争中,而是通过发挥包容引领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格局。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今日中国社会立足的前提,又是其当仁不让的责任与使命。

    只是这种包容引领不能靠一厢情愿的希望,也不能靠行政命令的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更好”的价值观,但这种“更好”要用其自身的科学性来证明。比如,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而科学先进,因为立足中国道路而舍我其谁,因为承接中华文化血脉而源远流长,因为顺应时代潮流而与时俱进,等等。我们为什么能这样讲,其背后的理论逻辑是什么,理论支持又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提炼工作固然已经完成,理论阐释工作才刚刚开始甚至尚未破题。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在何处,为何科学,将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面对价值观迷茫:如何彰显力量

    能在众多的价值观中脱颖而出,被社会当作好的价值观接受已属不易,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信心,并把它变为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则更难。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客观存在一种价值观迷茫的现象。所谓价值观迷茫,既不是价值观反叛,也不是价值观虚无。价值观反叛不可怕,只要有明确的反对内容,就肯定会有潜台词的拥护内容,内容就在它的对立面或者至少离之不远;价值观虚无问题也不大,不承认一切价值观本身也就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而价值观迷茫则不然,又希望有明确的价值观规范,又不知道价值观规范在哪里。纵使头脑中有些价值观的希冀,又因为这些希冀的价值观不会真正在实践中行得通而不敢当真。面对在社会实践中大行其道的庸俗价值观却又有些不甘心、不接受。

    这种现象在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就是主流价值观不主流、不强势,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潜规则却堂而皇之大行其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的界限模糊了。

    价值要求如果不能变为社会现实,价值观如果不能向社会彰显其自我实现的能力就只能是梦中呓语。观念的东西不能仅仅靠观念去实现,观念之所以有力量是背后有物质力量。如何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运行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如何通过制度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等等。要完成这一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夫更多的时候要在价值之外,在制度之中。

    面对价值观疲劳:如何证明价值

    较之价值观混乱与价值观迷茫,价值观疲劳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的挑战。价值观混乱至少说明还相信价值观,只不过秉持的可能不是我们期望的价值观;价值观迷茫至少表明对价值观有期待,只是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观疲劳则不然,是一种对价值观的冷漠,对价值观没有感觉,既不信奉也不反对,充斥着“打酱油”心态。价值观好,跟我也没关系;价值观坏,对我也无所谓。一个社会价值观呈现出这种状态是极其危险的,什么都不信的时候正是什么都会信的时候,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行尸走肉,无头苍蝇,要么是暴民,要么是愚民,迷信、疯狂、骚乱,极易在这样的社会中产生。这些年来,社会中越低劣的骗子越低劣的谎言越能骗人成功,越荒唐的行为越不可理喻的举动越有市场,正是价值观疲劳的社会表现。

    出现价值观疲劳的现象,不能一概怪社会、怪民众,这与我们前些年价值观的空洞说教有直接关系。我们一些价值观的灌输假大空,言不由衷、辞不达意,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怎能要求社会民众把你当回事。要想改变这种价值观疲劳的状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证明自己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

    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方面,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价值观,还是着眼于人的尊严、幸福乃至自由全面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其落脚点也是人的尊严、幸福乃至自由全面发展。如果让我们的民众真切地感觉到他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怎能不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目标呵护备至;如果让我们的民众真实地感受到与这个社会融为一体,没有身份歧视、没有阶层隔阂、没有利益固化,怎能不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取向心向往之;如果让我们的民众真心地意识到这是公民权利的保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准则还用三令五申吗?

    但是这“真切”、“真实”、“真心”,远不是几句慷慨激昂的话语和小修小补的体制机制变革就能办到,需要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创新。如何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又如何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备坚实的现实基础,需要大努力,更需要大智慧。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6月30日 02 版

走出价值观迷茫误区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我有这样一个精神家园
当代青年的价值与梦想
面对未来 新东方人寻找什么
清醒面对核心价值观的三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