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到寝室的创业方式在大学校园中并不稀奇,但在东北大学,学生用手机浏览商品、下订单,5分钟之内货物就可以送到,这速度要归功于——“飞送”软件。“飞送”软件是由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在内的12人团队共同研发的,这也是全国第七批大学生创业计划的一个项目。“飞送”主要销售饮料、方便面、薯片、香肠、卤蛋等食品,订餐时间是18:30~22:30,货到付款。
“飞送”的办公室设在东北大学学生科普教育基地二楼的一个房间,兼仓库功能。“上线半个月,我们的订单就已经达到了1000个。‘飞送’团队已申请软件著作权,并发展对外租赁平台,开展‘飞送’业务。”负责研发的王洪菊说。
在东北大学,像“飞送”这样的创业团队还有很多,奇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意次方创意策划工作室、易简萃升书院……位于采矿馆科普基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如今已有14支创业团队入驻,成为东北大学学生创业孵化的重要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激活学生“创造基因”
“东北大学历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东北大学副校长姜茂发说,为了激活学生的“创造基因”,东北大学自2000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组建“创业先锋班”,进行“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创业技能”四大板块的教育。
目前东北大学已开设6门创业课程供在校学生选修学习,包括《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基础》、《创业设计与实践》、《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创造性思维与技法》、《创造原理与发明技法》。“创业先锋班”中已涌现出一批创业先锋,包括亿创科技服务公司、蜂窝煤团队、五方中图工作室、917创意摄影文化工作室等25家虚拟注册实体运营的公司,飞送科技服务公司、东新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实体注册公司。
为了弥补任课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的不足,10余位企业业主和高层管理人员受聘为“创业先锋班”学生的创业导师。他们讲授创新创业指导课,为大学生创业“把脉”“问诊”,并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难题。
东北大学还开展“创业达人进校园”主题讲坛活动,为学生传授创业知识,丰富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创可贴8”品牌T恤创始人江森海,创造“文墨精度”的80后小伙儿方文墨,“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田宁都曾来校为学生讲述创业经历与经验。
“创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战色彩和针对性,对于缺乏创业知识的我们来说的确非常有必要。”正在与同学合伙创业的刘烨说。
三个创业平台让学生“露一手”
东北大学目前可为学生提供三类不同对接模式的创新创业平台。一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二是以东北大学创行团队和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为代表的校院两级创新创业社团,三是以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为核心的实践体系。
“意次方”创意策划工作室就是通过学校平台涌现出的学生创业实例。工作室是由艺术学院学生陶永振和几名同学一起组建的,主要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制作的一条龙品牌服务。
积极组织大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也是东北大学推动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的重要途径。2013年,东北大学共有国家级创新项目210项,省级创新项目73项,校级创新项目71项,院级项目56项,组建4个校级示范性创新团队,项目参与学生1200余人。同时,东北大学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建龙杯”创业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等大型科技学术竞赛中的获奖项目越来越多,获奖层次不断提升。
校企联手托举创业好项目
东北大学首个由在校学生自主申请的实体公司——天骄科技有限公司是在校企的共同助推下注册成立的。东北大学通过建龙重工创新创业基金给予“天骄”5万元资金支持和场地支持。
天骄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东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学生吴子扬,其他十余名员工也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把学业和事业有机糅合,将爱好变成了创业的资本。
为了帮助大学生圆创业梦,东北大学积极整合创业资源,通过多渠道设立创业基金、多方位构建创业基地、多形式引进校外导师,形成“校内学、校外练、做中创”的工作模式,使学生的创业项目完成“项目化-成果化-实体化”的蜕变。学校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创业项目,优先推荐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发展,创业者不仅可以得到营业场地、资金等方面的帮助,而且还能享受到税收减免、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东北大学学生科普教育基地二楼有间不起眼的小屋。20余平方米的空间,一侧是商品展示柜,另一侧摆放着几台电脑,还有一张折叠单人床。“飞送”骑士团团长谢雄航介绍,这就是学校为飞送骑士们提供的“根据地”,是他们办公和存储货物的地方。“除了场地支持,学校还为我们提供1万元启动资金,这里的电脑和商品都是利用启动资金购买的。”
“为了争取更多的创业支持,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校企联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目前,学校每年争取的创业资助基金达200余万元。其中,建龙重工集团早在2000年就与东北大学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建龙重工教育基金。2013年该集团出资1000万元在东北大学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这是东北大学目前获得捐资额最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东北大学创新中心主任张立志介绍说,通过学校的“牵线搭桥”,为东大学子提供创业资助的企业数目和资助金额不断增多,而且校企之间的合作模式也持续升级。除设立大学生创业培育基金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外,很多企业还会对创业项目中成长性好、市场潜力高的初创项目给予直接资助。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创业环境,提升学生的创业水平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会让更多想要创业的东大学子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本报记者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