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群在各自单位“多少有个领导头衔”的公务员,能办出公众认可的微信公众号吗

上海浦东党政机关里的国学“潜伏者”

本报记者 王烨捷 周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7月02日   07 版)

    很多人七拐八绕打听到“锦绣路上工作室”的具体地址和创办人后,都会吃一惊——这不光是他们自称的“锦绣路旁一群6、7、8(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记者注)的‘年轻人’”,分明还是上海浦东新区的一支公务员团队。

    这个在4个月内就聚集1500多名粉丝、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发布内容的微信公众号,其创办人有浦东新区区委办的处长,有区政府政策研究室的副处长,有街道、乡镇、居民区的党委书记,还有区委、区政府、区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

    看到记者,几乎所有创办人都笑着摆手,“能不能只介绍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不介绍我们的工作和身份?”

    浦东新区区委办公室督查处处长蒋海是“锦绣路上工作室”的发起人,他告诉记者,工作室里没有职级之分,有的只是围绕“何时交稿、稿件质量如何”的业务讨论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爱好,“想用当代年轻人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过去的故事给他们听。”

    这里就像个“文史杂货铺”

    因为看不惯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浦东的一群公务员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尽可能多的年轻人。

    今年2月18日,刚从美国学习半年回国的蒋海在办公室里跟同事“吐槽”,“明明是个中国人,非要在美国传递‘中国很不好’的讯息,这算什么意思?”

    赴美学习的经历令他感慨万千。他会被美国小学生冷不丁地问上一句,“你们现在打仗还是骑着马,扛着长矛?”他还会听到个别中国人总在老外面前说自己国家的不是,“老拿我们的弱点跟老美的优点比,你能不郁闷么?”

    在美学习期间,蒋海写成了一本名为《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东西方差异的人文渊源》的书,并回国发表。向同事“吐槽”那天,正是他的书节选被刊登在上海当地报纸上之时,微信朋友圈里对书的反响很不错。

    午饭时,同事还在讨论他的书。有人提议,何不建一个微信公众号,摘取书中的精华刊登。吃完饭,在办公室里,蒋海立马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取名“锦绣路上工作室”。

    一同赴美学习的4个同学听闻他的想法,也一起加入进来。这5个浦东新区的处级干部决定,每人领一个栏目,每人每周交一篇1000多字的原创文章。此外,午饭时听蒋海“吐槽”并产生共鸣的两个人——北蔡镇某居民区书记马韵和区委办联络处干部吴浩杰也加入进来,马韵做编辑,吴浩杰负责《被误解误读的概念》栏目。

    “锦绣路上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算是正式开张了。这里就像是一个“文史杂货铺”,不产大件学术产品,专门按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提供“活蹦乱跳”的文史细节。有《历史背后的故事》、《影响历史的战争》、《文化典故》、《被误解误读的概念》,还有讲述先人历史的《先贤集》。

    “美国人的政治体制是对他们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中国也一样,我们现在的生活、政体也是传承自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丢。”蒋海当初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真到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定期上传内容时,他也有担心,“怕小伙伴们坚持不下去。”

    一群公务员能办出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吗?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群在各自单位多少有个领导头衔的公务员,真能办出一个公众认可的微信公众号吗?

    每周一和周四,是编辑马韵最忙的日子,她要催着各个栏目的主编交稿了,周二和周五是“锦绣路上工作室”出版的日子。“下一期快没内容了,有没有人交稿?”她会在微信群聊里吼上一声,通常稿子会在半夜陆续传到微信“素材库”。马韵近期手头比较宽裕,发完一期三四篇稿子,还有3篇余量。

    主编们写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工作室要求所有稿件均为“原创”,不仅要语言风趣幽默,还要经得起史料的推敲。

    写一篇最简单的《文化典故》,至少也要三四个小时;而一篇像《影响历史的战争》、《历史背后的故事》这样高难度的文章,除考察一堆史料外,还要进行“集成创新”,一篇短小的文章有时要磨上一个星期。

    年轻的公务员王强(应受访对象要求为化名)现在一开口就是一股子“专家味儿”,“一般有文献记载和考古记录两项佐证,就算是基本确定的事实了。”王强是《影响历史的女性》栏目的主编,他称自己的工作是“研究女人”。

    每周四提交完本周稿件后,王强就要开始为下一期选题做准备了。周四或周五晚饭后,他的爱人就会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提醒他,“你该去写女人了,快去。”每次写完,他都会先给中文系出身的爱人过目,请她校对一遍再上传到稿件库。

    周一和周四中午公务员的午休时间,“锦绣路上工作室”的公务员在这个时间点会一个个瞪大眼睛守在微信朋友圈上——这是出版前最后一次校对。每个人会把每一篇文章仔细看过之后,提出校对建议,再由编辑马韵统一修改。

    4个月坚持下来,“锦绣路上工作室”收获了自己的忠实粉丝,粉丝们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江西一个研究《易经》的老先生通过一个安徽朋友“认识”了“锦绣路上工作室”,他给工作室公众号留了言,“你们真伟大”。“伟大”一词,是创始人蒋海迄今接受过的“最高评价”,他为此激动不已,“陌生粉丝给我们的这种精神鼓舞,花钱都买不来”。

    坚持公益,改变世人心中公务员的刻板形象

    随着“锦绣路上工作室”知名度的提升,开始有一些企业主动与蒋海接触,有人提出约工作室成员一起吃顿饭,还有人说要给工作室一些经费支持。这些“好处”都被蒋海一一拒绝了,“我们不缺钱,我们也有饭吃”。

    工作室的经费,来自创立之初每名成员“AA”出来的500元;工作室的聚餐,每月一次,因经费有限,一般被安排在锦绣路附近价格便宜的小饭店里。

    “就是想坚持公益性,只要粉丝认可我们就行。”蒋海能讲出很多粉丝与“锦绣路上工作室”直接交流的故事,在他看来,工作室要做的,一是普及极具“正能量”的中华传统文化,二是改变世人心中公务员的刻板形象,“我们基层公务员也是有理想、有性格、有爱好的‘潮’人,我们工作室就是‘潜伏’在区委、区政府里的一个‘国学青年自治组织’。”

    工作室的每一个人,都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热忱。

    浦东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华臻每次给《影响历史的战争》栏目撰稿,都小心翼翼,既追求语言欢快,又反复与史实核对。好几次,他和蒋海会针对某一个问题较真儿,拿着各自的书“辩论”,直到争出个对错来;区政府政策研究处副处长冯亚飞每逢“锦绣路上工作室”出版,就会走一套“规范流程”——点赞、评论、转发,然后再到蒋海办公室来聊聊本期的选题和读后感。最近,他总算如愿加入工作室团队,开辟了自己的专栏《传统家庭礼仪》……

    “锦绣路上工作室”有一套严格的“准入机制”——每引进一名新成员,都要求对方带进一个新栏目,且必须公布简历和个人优势,经全组投票通过,方能“入室”。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不论工作室成员未来工作如何变动,都不应影响或改变工作室内“一人一票,人人平等”的自治办法。

    如今,工作室成员已由最初的7个人,增加到10个人,这10个人全部是浦东新区的公务员。

    对于工作室的未来,蒋海有一些新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同大家商量,“想动员中学、高校、社会组织、媒体等各方面力量,一起传播中国文化。”蒋海说,“锦绣路上工作室”只是沧海一粟,通过它的带动,希望能推动各类社会团体从不同角度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明白,我们为什么就是我们”。

本报记者 王烨捷 周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7月02日 07 版

东北大学孵化学生创业“三件宝”
学习+志愿服务为建行20年庆生
大学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泰州“微影·我们”全国微电影大赛开赛
福建启动“青春同行”助孤行动
上海浦东党政机关里的国学“潜伏者”
输油管缘何成“火药桶”
平静接受事业单位的福利剥离
莎普爱思:打造国内专业眼科药物领导品牌
全国非公企业团建活力工程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