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一小两个“蘑菇”——几乎每个走进高旭辉办公室的人,都能看到一块两平方米的白板上黑色的两个“蘑菇”。
“技术难懂,技术人员的画更难懂。”一位同事开玩笑地说。这幅怪模怪样的画,是红外领域的目标扩散模型。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光电系统技术研究部的主任,高旭辉正琢磨着左边的“小蘑菇”变成右边的“大蘑菇”。
从红外热像仪专项技术研究到整机设计、光电系统集成,这位只有34岁的年轻人已经是所在单位光电领域的技术带头人之一。他曾荣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还被选为“央企青年岗位能手”。
13年前,当高旭辉来到研究所时,光电系统技术研究部的项目还很少。
高旭辉拿着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基本工资,却“完全没考虑挣钱的事情”。“我们的部门号称是‘通明灯’,12点前办公室灯从来不灭,年轻人都在做项目。”他回忆说。
2003年“非典”时期,为研制新型测温仪器,高旭辉住在了实验室里。一个多月后,一台能够在10米之外测量体温的仪器研制成功。“那是我们部门的一次转折点,亦是国内红外成像领域应用的一次机遇。”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眯着眼睛回忆。
部门的研究项目逐渐多了起来,2006年,部门的产值达到1个亿以上。2007年,在浙江降落了一架由境外起飞的无人机,这架飞机原本的目的地是上海人民广场,因突遇大雨而意外降落。因为这件事,有关部门紧急开始调研,探讨什么技术能够有效打击“低空慢速小目标”。
任务再次落到了光电技术专家高旭辉身上。这位当时只有27岁的年轻人,承担起我国首个针对“低慢小”目标的侦测防护的大型专项任务。
当时,还有不到一年就要举行北京奥运会了,公安部给出“3个月研制,3个月试验,3个月生产”的目标要求。
高旭辉几乎住在了研究所,一个礼拜只回家两次,换个衣服洗个澡,匆匆赶回实验室。年底的时候,第一台雏形机开始调试。想起那一次运行试验,高旭辉感慨地说:“第一次运行完,屏幕上全是目标。我一看心里就凉了半截。”
据高旭辉解释,这个“低慢小”专项侦测仪器正常运行的时候,应该“有目标的地方才有提示”,但第一次试运行的时候,整个屏幕上,没目标的地方还有提示,这就“等于 这个东西完全没有用了”。
高旭辉只得带着研究团队,整整4天不眠不休,一点一点验证算法哪里出了问题。在第二次试验的时候,成像捕捉目标基本上能够使用了。
“做产品辛苦:时间太短。安装更辛苦:由于整个任务的特殊性、保密性,必须是研发者自己安装。”高旭辉开玩笑地说,安装设备的时候,自己的团队“就跟搬家公司的搬运工一样”,每天早上6点起床出门,凌晨2点回住的地方,“困得站着都能睡着”,他们只能抽空在车上甚至在安装设备的楼顶上,随便把衣服或者设备的包装纸盒子铺在地上,倒头就睡。
这个让高旭辉付出最多心血的项目还“真的发现了一个目标”。就在残奥会开幕的那天,正在天通苑一个监测点值守的高旭辉,在监视屏幕上发现“一个空飘的物体带着小箱子”,他赶紧上报指控中心,很快得到了解决。
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后,高旭辉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的这项任务获得了2009年“神华杯”第二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优秀奖,本人也获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奥运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业余时间里,这个科学家喜欢运动,还喜欢听音乐。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许多历史类和名人传记类的书籍。他的茶具旁边放着一排杯子,每个杯子上都贴着标签,写着几个同事的名字缩写。这是高旭辉想的法子:“买一次性杯子麻烦,不如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杯子,来这里自己倒茶喝,自己洗杯子,省事。”
本报记者 张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