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母亲20多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影响,洛桑顿玉很早就想像母亲一样去基层工作。在他看来,基层是一个可以锻造青春的舞台。“想趁着年轻多做点有意义的事。”他说。
2009年,西藏大学毕业的洛桑顿玉当上了大学生村官,从海拔3500米的老家加查县来到了海拔4300多米的当雄县巴嘎当村。
在村里,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洛桑顿玉面临着两大难题:语言和观念。因语言不通,跟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又不同,他常常觉得自己很被动。刚上任一个月,就有村民上门来挑他的不是。村里要推选护林人员,选出来的护林员每个月都能拿到补助。这个事是洛桑顿玉牵头做的,他推选了几个平时在村里表现不错的村民,没想到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某些村民不满。
“他们过来找我,义愤填膺地说了一大堆,还拍桌子。”虽然听不太懂村民在说什么,但洛桑顿玉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情让村民不服气。这件事并没有打击洛桑顿玉的工作积极性,而是让他更虚心,“以后再做什么事情就要更谨慎,多跟村两委和村里的小组长沟通。”
为了融入这个村子,洛桑顿玉没事就找村民聊天,隔两三天就去一个村小组走访。这样转悠下来,不仅语言问题解决了,跟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半年后,洛桑顿玉面对的就不再是村民来找他理论的场景,而是不断有村民主动找他来帮忙。
帮村民盖章、写申请、开证明、跑腿……洛桑顿玉说自己3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涯其实就是在这样的平凡工作中度过的,但这样的平凡工作却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工作认真,踏实主动。”这是村民对他最多的评价。
2013年洛桑顿玉被组织委派到当雄县公塘乡拉根村做党支部第一书记,在这个交通、资源都相对好一点的村子里,他准备大干一场。给村子里建温室大棚是洛桑顿玉来到村里要做的第一件事。他做过调研,很多村民对大棚种植都有需求,而且他知道县里在2012年就曾推广过大棚项目。于是他跑到县里为村民争取项目。
但是僧多粥少,县里对大棚种植是有项目计划的,已经没有多余的大棚支持项目给其他村民。洛桑顿玉不死心,他又跑到拉萨,找到自治区发改委,最终为村子争取到了30万元资金,在村里建起了5个高寒两用温棚。经过一年的蔬菜大棚种植,村民有了回报,试点种植户们每户的收入都增加了5000多元,这也让洛桑顿玉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在村里的一年多,洛桑顿玉几乎成了“跑项目”专业户,他为村民争取来了3口深水井,修了路,建了桥……“如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愿意一直留在村里。”他说。
微寄语
对青年来说,基层大有作为,是锻炼青春的舞台。
本报记者 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