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团贵州省委举办绿色沙龙热议环保

生态文明建设:青年应多点行动少点口号

本报记者 白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7月11日   01 版)

    虽然生态文明是非常热门的词汇,但年轻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和发声远远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热烈程度,这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前夕,团贵州省委主办的一场绿色主题沙龙中发言嘉宾热议的话题。

    截至7月10日,这一话题在微博中的点击量已经超过80万次,近千名网友留言参与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未来我们到底能做什么?”许多网友对现实的反差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主题沙龙的嘉宾黄成德是一位长期关注环保的记者,对这种反差,他一直困惑:为什么自己参加的环保活动第一次会来上百名青年,第二次就减少到一半,到第三次基本只剩下中老年人了。

    “是我们的活动没有吸引力,还是年轻人不热衷做关于环保的志愿服务?”已经60岁的黄成德理解不透青年的想法。他看见满街环保、低碳的标语,但时常感觉坚持行动的都是自己的“老伙伴”。

    一直推动垃圾分类的民间环保人士兰亚军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他试点推动垃圾分类的社区里,热情最高的都是中老年人,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一名男青年指着兰亚军的鼻子说:“我就不做垃圾分类,你能拿我怎么着?”兰亚军气呼呼地回答:“你的子孙后代会为你的态度买单。”

    这些探讨被带到了今天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这个国内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性高端峰会中,今年青年先锋论坛的主题定为“志愿服务与社会秩序共建”,讨论认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活动,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应该成为当代青年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心和心的距离,而是说和做的距离。”兰亚军说,承担责任、勇于担当的第一步是做。他举例说,自己一个朋友去了加拿大,最先改变的生活习惯是做垃圾分类,“为什么出国了就可以而以前不行?这就是做和不做的差距。”

    现实中,沙龙嘉宾的普遍感受是:年轻人都会随口说出很多低碳、环保的口号和理念,但在生活中绿色的生活习惯依然有待养成,年轻人参与生态文明社会活动的频率不高。

    青年先锋论坛上,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陈忻瑗用自己最初做志愿者的经历给出了参考,“我常常喜欢和老人聊天,帮助他们做些事情,我对这些小事感兴趣”。

    贵州省青年法学会会长孙光全认为,这样以兴趣为导向的社会活动值得学习,而不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组织多少青年做多少个活动”。

    他认为,现在很多顶层设计做得很好,愿景很美,但生态文明不是一天两天能做成的事,需要好的执行,“找到感兴趣的人做感兴趣的事尤为重要”。

    黄成德感觉,如果更多的青年有“我是主人翁”的心态,那么生态文明的行动者会越来越多。他记得在一次自己获得环保人物奖的颁奖典礼上,相比一些人“高大上”的获奖感言,他说出了心里话:“我很爱我的女儿,她小时候我承诺过,等她长大家乡贵阳依然是青山绿水,我要践行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承诺。”黄成德说,和参与其他社会活动不同,青年参与生态环保类的社会活动“不是奉献给别人干,是为自己干、为家里人干、为儿子孙子干”。

    兰亚军认为,这样的思想应该更广泛地在政府、社会和青年中传递,传递的优质途经就是支持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他建议,政府应该和环保实践类的社会组织、企业联手使现有环境问题得以控制,直至解决,同时鼓励民间环保机构加大研究、监督的力度。

    黄成德建议,政府应该重视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像“补经济发展课”一样在全社会补一堂“生态文明实践课”,让人们更清楚如何将那些挂在嘴边的低碳、环保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今天青年先锋论坛最终形成的全球呼吁恰好契合这些建议:让更多的民间组织、更多的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鼓励青年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家门和校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学习服务技能, 积极开展贴近社会的服务活动。

    团贵州省委副书记肖明龙认为,青年人心里应该有笔“高和低”的账,“高”是明白国家层面的路径、法制等宏观设计,“低”是能脚踏实地,每天为生态文明力所能及地贡献一些力量。

    “当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行动者和受益者的时候,就不枉我们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了。”肖明龙说。

    本报贵阳7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白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7月11日 01 版

放飞
中美要求同存异 求同化异
生态文明建设:青年应多点行动少点口号
共青团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逾27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
高考裸试利大于弊
人事招考为何频遭质疑
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图片新闻
凝聚梦想的赛事,珍藏青春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