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B超“神探”贾立群

本报记者 刘世昕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7月30日   06 版)

    贾立群说自己在北京儿童医院有两项“特权”:一是电话还是稀罕物件儿的时候,医院专门给他拉了一条从医院到他家的专线;二是现在,从家属院到医院的消防通道的小门,只有他有钥匙。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些“特权”其实是负担。特批装了电话,就得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贾立群的妻子清楚地记得,最夸张的一次,一个晚上,贾立群被医院叫走了19回;有一把消防通道的钥匙,意味着从家属院到医院20分钟的路程,贾立群可以缩短到5分钟。他成了能最快到达医院的大夫,有紧急情况时,肯定是第一人选。

    生活上粗线条的贾立群,会穿着两只不一样的鞋赶着去医院,会一半脑袋的头发长、一半脑袋头发短地出现在B超室。但只要拿起B超仪器的探头,这位北京儿童医院的B超室主任就变成了同行眼里的医学界“神探”。他的火眼金睛创下了36年间确诊7万多例疑难杂症的纪录。

    在患儿家长的口口相传中,贾立群已经被神化为B超检查的品牌,不少家长甚至以为“贾立群”是台机器的名字,指定要做“贾立群牌B超”。

    贾氏秘笈

    医院的一次业务考试中,有一道题是,儿童阑尾炎的诊断标准,一位年轻医生居然答,“贾立群B超”。

    这个回答显然与标准答案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在一些专业超声大夫看来,用B超来确诊阑尾炎简直是开玩笑。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较深,加上有肠气干扰,一般的B超检查很难发现阑尾因发炎出现的异样。

    但贾立群通过一次次去手术现场比对,创立了B超诊断阑尾炎的标准。他竟然可以从阑尾外径1毫米的差别,看出轻微发炎的阑尾和正常阑尾的区别。贾立群自己都记不清已经有多少次,别的医院诊断为阑尾无异常的孩子,被他发现处于患病的初期,为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为提高北京儿童医院B超室的诊断水平,贾立群曾经派他的徒弟王晓曼,去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进修。刚去没几天,在和同行研讨业务时,王晓曼就指着一张B超影像片子说,这是梅克尔憩室吧。

    在场的美国同行惊呆了。他们诧异,来进修的中国大夫凭什么根据一副B超影像去判断肠道疾病。王晓曼轻描淡写地说,在北京儿童医院,B超大夫用高频探头检查肠道疾病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这是师傅贾立群独创的秘笈。

    通常,肠道疾病的检查大多靠肠镜,可贾立群说,对患儿来说接受肠镜检查太遭罪,费用也较高。反复实践中,他发现,孩子的肚皮薄,如果用高频探头,再仔细一些,B超检查发现肠道疾病完全可行。

    本来是去美国取经的王晓曼,后来被那家医院奉为上宾,办了一场又一场的研讨会,专门分享贾氏经验。

    2008年2月,连着好多个寒冷的深夜,贾立群都被急诊大夫叫到医院。他发现,与以往急诊B超十有八九是腹痛的情况不同,那段时间来急诊的孩子多是因为无尿,一查还都是肾结石。

    贾立群回想起,刚过春节后接诊的一个从哈尔滨来的孩子。那个孩子此前已因“急性肾衰”被多家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但贾立群检查时,在孩子的输尿管远段发现堆成柱状的砂砾样结石,他认为只要做疏通处理就没问题。果然,孩子很快转危为安。当时,他多嘴问了一句,孩子吃什么,家长回了一句,“三鹿奶粉”。

    肾结石的孩子突然暴增,贾立群多了个心眼儿,他嘱咐B超室的大夫,凡是肾结石的孩子,一定要问喂养史。结果发现,天南海北来的肾结石患儿喝的都是三鹿奶粉。

    较真的贾立群和泌尿科合作,找出了结石的成分是三聚氰胺和尿素。当这个信息上报卫生部时,事实上是替政府部门坐实了,三鹿奶粉就是导致大批孩子肾结石的元凶。作为国内儿科B超界一言九鼎的人物,贾立群又领命制定了奶粉肾结石的诊断标准。

    “神探”的炼成

    北京儿童医院的知名大夫经常会被各地请去会诊疑难杂症,当他们接到任务时,大多会跟领导申请:带着贾立群去吧,不然有可能“演砸了”。

    陈亚军是我国小儿外科领域著名的一把刀,他还在念博士的时候,就常常求助于贾立群。一二十年下来,陈亚军说,他那些漂亮的手术背后,都有贾立群的支持,是他用B超探头,抽丝剥茧般地找到病灶,指挥手术。患者送来锦旗时,他总说,你们最该去谢谢做B超的贾立群。

    当真有患者来B超室道谢时,不善言辞的贾立群会不自觉地搓着手说,B超大夫很少被感谢。

    确实,在医院里,大名鼎鼎的要么是外科主任,要么是内科主任,B超室这样的辅助部门只能是幕后英雄。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被分到B超室时,都有些郁郁寡欢,似乎拿上手术刀,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80后女孩王佳梅几年前刚到B超室时,也有些不甘心。她的师傅贾立群就跟她说了一句:“我当年也很羡慕拿手术刀的同学,可B超干起来也挺有意思,这不,一干也30多年了。”

    接下来的日子,医院里流传的各种关于贾立群的传奇故事,给这个年轻的姑娘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影像世界的窗户。

    用B超诊断肠重复畸形也是贾立群的独门秘笈,他甚至牛到,隔着肚皮不仅能观察到肠畸形,还能计算出患者畸形的部位有多长,这样一来,外科大夫手术时更有的放矢了。王佳梅开始琢磨,师傅的火眼金睛是如何炼成的。

    渐渐地,她发现了师傅的秘密。很多B超大夫只关注自己探头下的那点事,而贾立群喜欢把什么事都探个究竟。比如,B超检查时,他发现一个患儿肠重复畸形,那么之后他一定会打听这个患者哪天手术,手术那天他会到现场,看看现实的情况和他根据影像推测的是否一样。

    就这样一轮轮不厌其烦地往病房和手术室跑,慢慢地任何一个细小的病变也逃不出他的眼睛。越来越多的大夫做手术前,或是对疑难杂症做判断前,都会脱口而出地问一句,贾立群的B超怎么说。

    40多年前和贾立群一起在兵团当知青的同学,听说他成了全国时代楷模,一点也不意外,“贾立群是那种烧锅炉,也能烧成劳模的人”,他能让所有平凡都不同凡响。

    兵团的同学大多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是那个从砖窑扔砖给卡车上、不扔到胳膊不听使唤不会停下来的人;他是那个干木工活儿,能跟老师傅一块儿上房梁的人;他是那个做瓦工活儿,能很快独立砌一个墙角的人。他烧的锅炉基本就没封过火,冬夜里自己不睡,让连队的每个炕都暖暖和和。

    后来,贾立群被推举回北京上了大学。但专业不是他喜欢的无线电,而是连想都没想过的医学。

    既来之则安之。最初对医学没有任何兴趣的贾立群学得比别人都卖力。学解剖学的时候,他把人体头颅骨借出来反复琢磨,一早醒来,不光吓别人一跳,也惊着了自己:他和颅骨竟然枕在一个枕头上。

    好说话的“神探”

    “贾立群”三个字,在北京儿童医院不仅与精确的诊断划等号,而且也意味着有求必应。血液科的年轻大夫王希思就深有感触。他刚工作时,碰到有一个危重的患儿急需B超诊断,可北京儿童医院的B超,一般都要提前一两周预约。

    一位前辈让他直接找贾立群去,王希思心里打鼓,他一个没名没姓的住院医,凭什么就能请动在儿科B超界坐头把交椅的贾立群。实在没辙,王希思趁中午休息时敲开了B超室的门,贾立群没有休息,正在做B超。

    还没等王希思磕磕巴巴说说明来意,贾立群就说,看完今天的预约病人就帮他看,还特别叮嘱了一句,以后打个电话就行,不用特意跑一趟。王希思几乎是蹦着回去的,没想到“神探”这么给面子。

    王希思后来才知道,在患儿的家长中,贾立群是出了名的好说话。B超室门口乌乌泱泱的人群中,流传着各种让贾立群加号的窍门,甚至包括贾立群每天11点上厕所,掐好时间去厕所找他,保准拿下。还有一条秘诀是,拿出一张第二天的火车票,他肯定加班也给看。

    “我知道,他们也有骗我的,但看家长都挺着急的,就给他们做了吧,我无非是晚点下班。”聊起这些千奇百怪的加号奇招,贾立群自己都乐,但他也觉得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012年,北京儿童医院来了新院长倪鑫,这位改革派的院长大刀阔斧地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肠梗阻”问题,B超室“首当其冲”,一两周的预约时间太长,必须要改革。

    贾立群挺犯难的,北京儿童医院每天的就诊量1万多人,外科、血液肿瘤科的患者几乎都要做B超,别看病人要等候一两周,但B超室的11个人已经满负荷运转了,贾立群自己就从不吃午饭。他算来算去,觉得撑死能把预约周期压缩到5天。

    没想到,方案让院长给否了,院长的底线是3天。贾立群回忆说,听到院长的要求后,他居然当场哭了。那是他近40年来,第一次因为工作掉眼泪。

    “我担心,检查的速度上来了,质量下去了”,贾立群说,但想想,就诊的大多是外地孩子,一等,就是一家人都得在北京耗着,还是再想想办法吧。

    办法就是,北京儿童医院的B超室早上6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一周7天都是工作日。2013年,北京儿童医院的B超预约时间已经缩短至3天,2014年缩短至两天。由于就诊时间大大缩短,再也没人在厕所里围堵贾立群了,但这个11人的团队却不得不长年累月地超负荷运转。

    贾立群一直想招几个新人,可他看好的苗子总是在最后时刻“背叛”,签约了其他综合性医院。“也是,综合性医院待遇高,儿童医院不好干”,贾立群也知道,当下,儿科医生普遍短缺,B超这样的辅助科室就更没人愿意来。

    这大概是贾立群目前最大的烦恼。

    本报北京7月29日电

B超“神探”贾立群
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
新疆莎车县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
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召开
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白衣天使本色
“校长妈妈”蔡秀梅:爱,就要用心去经营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疫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