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03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不断创新中前行 投身改革再出发

沈阳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十而立”

本报记者 王晨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03日   03 版)

    张述党给孩子们倒消暑的绿豆汤,绿豆汤是村民自发送来的。

    张海杰和张述党姐弟俩是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圩子村两名大学生,父母均有不同程度残疾,家境困难。今年暑假,曾得到过村里爱心帮扶协会帮助的张海杰和张述党姐弟俩,回村帮助留守儿童补习功课。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30年前,沈阳市第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队从各高校整装出发,到了法库和新宾县,调研农村土地承包等问题。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还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校园、走上社会,体验群众生产生活。我们既看到自己的专业优势,也看到了自身知识面窄的局限性。艰苦的条件促使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勇于探索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作为沈阳首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亲历者,沈阳大学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李庆杨教授认为,当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团组织、大学生、学校和地方来讲,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从3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影响之深远引人关注。

    团沈阳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正值沈阳市大学生社会实践30周年,团沈阳市委积极创新社会实践的模式和路径,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内涵和外延,组织本地大学生实践团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14所知名高校实践团队组队,共同开展沈阳市大学生“社会实践30年 投身改革再出发”55所学校联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共青团实践育人试点项目的视野、过程及理念,立足全国、辐射全国,形成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示范性的实践品牌和成果。今年,全市共组建200支市级重点实践团队,5万支校级重点团队,约有45万名青年学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实践活动新思路

    “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一路向北,带着内心的殷切期待和满身的仆仆风尘,从锦绣的西南巴蜀到广阔的辽沈大地,我们与其他44所高校的学子一道,齐聚于‘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的热土沈阳。在团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沈鼓集团调研实践,了解到企业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以及在新中国工业安全中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体会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长子曾经的辉煌以及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再度崛起的力量和坚韧。”这是西南交通大学庞运明同学今年暑期参加沈阳大学生55所学校联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

    在近期举行的2014年沈阳市大学生“社会实践30年 投身改革再出发”55所学校联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上,团沈阳市委与高校代表、驻沈国有大中型企业签约,共同建设沈阳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为宗旨,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努力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社会实践新思路。

    据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团市委搭建起了企业与高校、中职院校间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多方共赢,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实践化的成才需求。55所学校联盟涵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4所全国重点大学以及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41所驻沈高校及中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则覆盖了沈飞集团、沈阳机床集团等20家大型国有企业。

    专业理论促进实践活动开花结果

    沈健是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的一名辅导员,也曾是该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在学生时期,沈健曾多次参加东北大学团委组织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所在团队申报的主题是“理论之光”社会考察,曾赴上海宝钢集团进行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社会考察活动,并撰写了一篇近两万字的关于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报告中的一些建议被宝钢集团的相关部门采纳,报告还获得了辽宁省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奖,沈健本人也获得了沈阳市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的荣誉。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沈健依然热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投身这项工作。像沈健这样,将实践活动与所学专业理论紧密结合的高校学子和团队还有很多。

    沈阳药科大学第五批中药材资源科考队在江西井冈山地区发现了珍贵药材细茎石斛,填补了国家有关此药材记录的空白;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盘锦红海滩湿地环境保护与调研社会实践服务团,经专业细致的分析调研,最终与相关部门合作落实了湿地生态建设规划方案;辽宁中医、中国医科大学等学校团委充分发挥本校学生专业特长,多次赴省内偏远乡村义诊送药;沈阳农业大学在朝阳市建平县等地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到田间地头讲解专业知识和农技指导,得到了农户的广泛欢迎。

    团沈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团市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成长规律,努力让青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吻合促进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转化。在活动方式上,由初期到企业社会调查,发展为注意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社会调查、科技发明、挂职锻炼以及公益活动等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在作用发挥上,由吸收式的“向实践学习”发展为输出式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通过智力输出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急需的智力服务活动,并解决了一些难度较大的科技问题。

    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促进实践活动开花结果。30年来,团沈阳市委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提高质量和效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发展。全市各高校共累积组建各类社会实践团队近37万余支,420万余人次参与。其中,组建国家级重点实践团队320余支、省级重点实践团队1100余支、获得国家级社会实践集体和个人奖项160余个、省级奖项1200余个。

    志愿服务增强实践活动品牌效应

    “这次海外援助服务项目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我深深体会到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我自己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进步。海外援助志愿服务的经历虽然短暂,却会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这是海外援助服务项目志愿者徐漫在2014年3月举行的“V公益大讲堂”沈阳援助文莱志愿服务项目青春分享会上讲述的感受。

    2012年援助文莱志愿服务项目,是团沈阳市委继承办2009年援助塞拉利昂志愿服务项目后,再一次承办海外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等方式,团沈阳市委共选派6名高校大学生赴文莱开展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公共卫生基础流行病、解剖医学等志愿服务工作。随着沈阳市青年志愿者的脚步走出国门,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沈阳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品牌项目,激发了驻沈各高校学生社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志愿服务已经活化为一张城市新名片。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沈阳市铁西区齐贤街道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80多个团支部、7000余名学生参与专业义务辅导、一对一帮扶等活动;沈阳师范大学与辽宁省民心网合作成立了“民心联盟”志愿服务团,在全省14个市365个乡镇、社区村屯同步开展调研活动,仅2012年一个暑期完成有效问卷6230份,收集140条意见和171个民生问题,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实事106件;沈阳工程学院团委组建的大学生理论宣讲服务团、老工业基地振兴实践服务团等团队,考察西部社会发展面貌,到希望小学义务支教,研究园林机械的应用等;全市青年志愿者还全面服务北京奥运会、东北亚论坛、抗震救灾、援助塞拉利昂等国内外大型活动。特别是十二运期间,团沈阳市委在全市实施“迎全运城市志愿服务V计划”,全市建成固定V站101处、流动V站12支、网络V站信息平台4个,广大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41万余人次,服务时间累计155万余小时。

    今年,团沈阳市委联合市民政局等8个单位组织实施“创公益”沈阳市公益创投大赛,协调物资近600万元。其中,学生社团参报V爱驿站、关爱行动、支教服务、绿色环保、文化公益、就业创业等项目101个,促进了学生实践活动项目化。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团沈阳市委通过成立沈阳市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依托市、校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突破院校、年级的限制广泛招募社会志愿者,分类建立志愿者档案,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业务熟练的大学生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常年开展“义务家教”、“公益医疗”、“关爱农民工子女”、“社会调查”、“服务社区”等一批立足民生、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主题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筛选、培训、激励和保障机制。

辽宁省教育厅前家长集体“下跪求学”
沈阳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十而立”
安徽铜陵创新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团湖南邵阳市委帮扶387名贫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