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24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对口援藏20年

“我们是援藏干部,更是建藏干部”

本报记者 李超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24日   01 版)

    西藏那曲地区地处藏北高原。前些年,那曲县城的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落后,城区很多土坯房。

    那曲基础工程建设指挥部协调处处长四达次仁说,那曲县城属于危房集中区,以前户与户之间非常集中,常常是“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灰”。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援藏干部的到来,这个坐落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县城发生了改变。

    培养留下来的队伍

    陈云中是浙江省发改委煤炭石油天然气处的副处长。他当过19年军人,因为身体素质好,被组织部门选中援藏。作为那曲地区发改委副主任,他负责浙江援藏项目的立项、验收、评估等工作。

    那曲地区由浙江省和辽宁省共同援建,两省对那曲县城进行老区改造,采取旧房换新房产权置换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浙江省和辽宁省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分别投资5亿元和2.1亿元为那曲地区建设现代化小区。两省给予新房每平方米补贴1200元,旧房补偿标准每平方米从700元到1800元不等。

    2011年7月,总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的浙江小区动工。今年69岁的多吉是低保户,拆迁补偿有40多万元,搬进浙江小区后,他不仅没花1分钱,还拿到6万元返还款。新家设施齐备,装了抽水马桶,多吉告别了用了大半辈子的旱厕。

    和多吉一样,搬进浙江小区的590多户居民,90%以上都是那曲地区的低保户和无固定工作的居民。

    援藏干部到来之前,当地流行把项目分成一个个施工队,由包工头负责。而现在,浙江省普遍采取的集约化施工,也在当地慢慢普及起来。

    “我们援藏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内地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西藏。”陈云中说。他专门带了几个当地的徒弟,教他们使用内地成熟的项目数据化管理。以前当地找个项目数据要翻箱倒柜,如今在电脑上轻轻一敲就可完成。

    目前,浙江省和辽宁省分别派出55名和54名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来到那曲。除了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援藏干部还肩负着培养当地干部的任务。

    来自辽宁的许可今年29岁,是一名专业测绘人员。来到那曲后,他主要负责道路定线和拨地测量,这些都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工作。许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本地的相关技术人员,“希望我走了之后,他们可以独当一面”。

    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欧嘎对此深有感触:“援藏干部很不容易,他们和我们藏族兄弟并肩作战,把青春献给了西藏。”他说,近年来,各省份均按照国家规定,援建西藏的资金达到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援藏省份也派出了各个专业领域的精兵强将,“这些专业人才正是西藏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留下“共同守望”的精神符号

    一个叫“亚格博”的微博走红了,现在已经有83万多个粉丝。“亚格博”在藏语里的意思是老牦牛。这个微博的主人吴雨初是现任北京援藏指挥部副总指挥,也是牦牛博物馆第一任馆长。

    30多年前,吴雨初大学毕业后选择支援边疆建设,1976年到1988年,他一直在那曲地区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一次,他和同伴为相邻的县城运送抗灾物资,路上下起大雪,20多辆车被困在4米深的雪地里5天4夜。县里知道后,烙了饼子想送过去。但无论是车还是马匹,都被雪挡住,没能送成。

    后来,一群牦牛在雪地里蹚出了一条路。当时看着牦牛从雪地里走过来,好多人哭了起来。“牦牛救了我们的命。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它们也能够那么坚韧地完成使命。”吴雨初说。

    这次经历让吴雨初对牦牛有了更深的感情。那时,他有了建牦牛博物馆的想法。2010年,吴雨初向北京市提出建立牦牛博物馆的创意。他说,牦牛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西藏的历史和文化,作为援藏工程有标志性意义。“建设博物馆更是在肯定和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

    辞去在北京一家出版社的职务,吴雨初成为北京援藏指挥部副总指挥,协调牦牛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一年多的时间,他奔波两万公里,收集了2000多件藏品,其中240多件来自捐赠。捐赠者中有藏北草原牧民,也有商人和海外人士。一个藏北的牧民听说要建牦牛博物馆,发动家人用几个月的时间编织了一个帐篷,开了3天的车把帐篷送到拉萨。

    很多牧民并不清楚博物馆是什么,但听说要建一座牦牛“宫殿”,立马就捐出他们的珍藏,并嘱咐吴雨初一定要把“宫殿”建好。4年间,北京市为修建牦牛博物馆花费了1.1亿多元,博物馆在今年的5月18日开始试运行。

    牦牛馆展厅分别从感恩牦牛、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4个方面展示牦牛文化的深刻内涵,讲述为何“藏族驯化了牦牛,牦牛养育了藏族”。试运行当天,牦牛博物馆吸引了1000多名藏族同胞,场面“热闹而感人”。

    吴雨初觉得,为牦牛建一座博物馆,能够提炼一种“让人共同守望的精神符号”,他说,这种精神符号是永恒的。

    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在”

    湖北晨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范倜报名参加了由司法部和团中央联合发起的第5批“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来到山南地区的加查县司法局。

    他来之前,加查县只有一个执业律师,法律服务资源非常匮乏。当地的司法局只有一辆公务用车,无法满足日常下乡宣传和办案需求。了解情况后的范倜把自己100多万元的越野车从武汉开到了加查,提供给司法局无偿使用。

    曾在武汉电视台担任《警方30分》节目特邀嘉宾的他,在加查县也打造了一档名为《法律聊天室》的电视节目,围绕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与群众代表沟通讨论,节目全程直播。

    加查县一家养殖场的老板次仁群宗说,因为不懂法律,自己以前吃了很多亏。在范倜的帮助下,他学会了写合同,也学会了如何防范风险。

    范倜给县里的公务员作法律知识讲座,还把自己调解成功的10余个典型案例,请人翻译成藏语,整理成小册子,送给基层干部和藏族群众。

    今年7月,范倜一年的志愿服务期已经届满,但他提交了申请,选择继续服务一年。因“业务繁忙”,他还专门叫来助手协助自己。他希望,帮助更多人依法维护权益。

    在拉萨,来自江苏的援建开始着力于更多“看不见的东西”。随着拉萨城市发展,越来越多楼房使用电梯,他们开始筹划建立电梯的管理系统。他们在建筑工地周边撒了草种,确保施工时“黄土不见天”。

    拉萨市常务副市长、江苏省援藏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陈勇说,这样的项目投资不一定大,但是老百姓能“直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陈勇说,对口援藏20年来,援藏已不再是给钱给物那么简单。做好援藏工作,必须充分尊重当地,要根据当地实际需要进行援助。“我们是援藏干部,更是建藏干部。”

“夫妻放映员”点亮山村夜生活
青岛:“小花豆”汇成“爱心海”
吉林:团的工作项目化促资源下移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闭幕
简政放权的重大举措
走进荒凉戈壁 接受精神洗礼
“我们是援藏干部,更是建藏干部”
图片新闻
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