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人们迷信方便面“营养丰富”、相信五颜六色的饮品“口味独特”、相信洋快餐快捷干净。但是现在,洋快餐的食品安全问题本身也引人关注。实际上,被食品安全所困扰的并不只是国人。《美味欺诈》一书即介绍了几百年来这个问题如何困扰欧美人的。
“肉在地上扔得到处都是,工人们随意践踏,随口吐痰;当屋顶漏雨时,雨水滴落在肉上,老鼠跑来跑去;肉往往有酸味,但碳酸水可去除这种味道,然后把肉卖给供应免费午餐的柜台;还可用各种化学物质在肉上大做文章,不管是咸肉还是鲜肉,整块肉还是碎肉,可以随意改变肉的颜色、口味和气味……”
《美味欺诈》中写到,这些关于肉制品制作的可怕细节来自110年前一本叫《丛林》的畅销书。在该书出版之前,因为细节太过可怕,曾经被5家出版社拒绝。《美味欺诈》中还披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如,食物欺诈自古已有,在19世纪初,人们就用铜绿来染色蔬菜,酒是用酒石酸勾兑的,咖啡是菊苣粉冲调的,牛奶掺了水是最普通不过的……
关于食物的重要性,著名人类学家西敏寺在他的名著《甜与权利》中曾经如此定义:“在人们看来,那些吃着与自己截然不同的食物,或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吃类似食物的人,往往与自己有着天渊之别,甚至更为低等。”可以说,食物塑造了社会最隐秘也是最基本的认同感与安全感,因此当食品安全受到威胁,人们当然无法淡定。
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当然还包括美国人,只要他们的食物链够长,都无法逃脱食品安全的困扰。在工业革命之前,食物造假很容易被发现。人们对新鲜健康的食物非常了解,造假的代价则非常高。现代,人们喝下一瓶可乐,吃掉一对鸡翅,舌头却分辨不出制造可乐的水里,细菌是否超标,也感受不出来生出这一对翅膀的鸡是否死于半年之前。甚至,很多人造的营养物质、香精、添加剂在历史上前所未有,它们的味道具有迷惑性,我们的器官无法分辨。
据《美味欺诈》中记载,1820年,西方首次对食品有毒添加剂进行查处与打击。当时,首先依赖的也是“王海式”个人打假英雄——阿库姆。阿库姆之后还有医生亚瑟·希尔·哈塞耳、大名鼎鼎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兼创始人托马斯·沃克利、大学教授哈维·华盛顿·威利和前文我们提到的《丛林》的作者辛克莱。
《丛林》试图唤起大众对屠宰工人们悲惨生活的重视,却没想到催生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我想触动公众的心,结果一不小心触到了他们的胃。”罗斯福就是被触到胃的一位,谁让他就热爱吃肉呢?
事实上,英国曾颁布“面包和麦酒法令”;并推行“行会体制”,让食品商进行自我监管。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监察产品(如,面包、啤酒中的香料)的监查员。罗斯福总统则签署了最为知名的食品标准法案——“美国纯天然食品与药品法案”。这些层出不穷的保护措施,就是在几百年的反食品欺诈历史中留下的印记。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心商人们利用化学手段制假,人们用显微镜和化学常识就可识破。但是随着生物技术和人造技术的兴起,曾经清晰的真假界限,竟随着科技的发展模糊了起来。还曾记得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的“人造蛋”吗?口感和色泽与真鸡蛋毫无二致,但是没有营养。还有完全没有香草成分却有香草味道的“香兰素”、各种人工合成的代糖、营养素……人们的生活被这些似是而非的“食物”所包围,变得时时身处险境而又不知危险。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总是惴惴不安。
《美味欺诈》一书作者比·威尔逊在书中最后写道:“人们怎知在街角购买的牛奶里掺了水和甲醛?怎知美味的茶、咖啡、糖和面粉都有掺假?即使他们知道又有什么好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其他食品可供选择。如果多付点钱,他们所得到的可能是花俏的装饰等更华丽欺骗。不管是用爱心,还是用金钱,他们都得不到货真价实的食品。”
不管是早年就治理劣质食品的发达国家,还是目前食品安全形势较恶劣的第三世界国家,《美味欺诈》想说的是:食品安全斗争并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空间的变换而有太多的变换。它和人类的欲望与快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维护食品安全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安全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尽管食品欺骗无法根除,至少人们要学会应对风险”。
实习生 罗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