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儿有两套房子,一套是对面这个楼的五层,还有一套是边上那座楼的八层,以后有了孙子上学离学校也近。”看着框架已经建起来的楼房,平增脸上带着笑容,“不像别的小区,我们原来的邻居会搬过来,都是熟人。”
平增是北京海淀区玉渊潭玲珑巷的居民,他住了50多年的房子现在已是平地。那片位于三环和四环之间的居民区,曾是有名的城中村,是一块拆了19年也没有拆动的“硬骨头”。虽然周围是整齐的居民楼、商业区,但玲珑巷中盖满了房子,外来人口聚集,“脏、乱、差”占全了。居民为了多要补偿款,同时为了多些空间出租,将房子不断盖高,最高的盖了7层。有的楼与楼几乎挨着,站在窄小的胡同向上望,只能看见“一线天”。
“环境差不说,我特别担心火灾,一旦着火,消防车进不去。”平增和其他居民一样,盼拆迁盼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当初是商业用地,开发商一开始没有与居民达成协议,随着周围地价上升,城市绿化用地增加,开发成本越来越高,玲珑巷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虽然海淀区是全国科技、教育的高地,但也有典型的城乡结合区域。为了啃这块“硬骨头”,海淀区通过旧村改造、城乡规划、集体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机制,破解“城市病”。
玉渊潭地区的玲珑巷和五路居地区,老旧住宅集中,按照单个项目运作,开发成本高昂。2012年,海淀区政府将这两个地块作为一个综合整治项目统筹考虑,将五路居地区统一规划为回迁安置用地,用于安置玲珑巷及五路居地区的回迁居民,将玲珑巷地区调整为以产业为主的混合用地,形成新的园区。
“我们先是与原来的开发商解除合同,把玲珑巷的原居民安置到五路居。原来五路居有些集体产业,在玲珑巷的商业建设中给予补偿,这样社员股民的利益得到保障。”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刘凤英也是农工商股份合作社董事长,她说,这种政府主导、协同规划的模式,既顺利拆迁了原来拆不动的地段,而且整体环境提升后,集体经济不仅没有损失相反还壮大了。
“我们原来也不愿意,期望值挺高,后来一算账,觉得很划算。”平增说,自己的爱人最初不同意,刘凤英打了近1个小时的电话做通了她的工作,“我原来70多平方米的平房,到五路居给了两套房子,一共140多平方米,一套的租金就有可能相当于过去自盖3层小楼的租金,以后玲珑巷的集体产业我们还能分红,几方受益”。
平增说,从设计、拆迁、新楼规划,甚至包括施工,都有居民全程参与。
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孙文锴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协同规划的终极目的是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富民、便民和生态环境的提升,在这当中,城市管理实现了从静态、宏观向动态、微观的转变。在实践过程中,强化镇村主导、农民主体角色,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重大事项提交镇人代会讨论。
在香山四王府地区改造过程中,户型设计、楼体外观、楼宇布局等也都是村民自行确定的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所副所长杜宝东认为,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是一个社会动员的过程,过去政府的规划只关注静态结果,海淀区的协同规划则是一种城市管理创新,把原来政府单方面的决策,变成与政府各层级以及居民、企业的共同决策,而且关注微观人的意见和体验,注重动态的调整,照顾到各方的利益。
本报记者 李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