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脚下这片覆盖油田的土地变耕地,在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管理方法上,于淼想尽了办法。今年5月,他带领的102队成为大庆油田的试点队,将作业设备的动力由柴油改为电能,此举让当地年碳排放量减少25吨。
“我们作业队用电驱通井机替代了传统的柴油通井机,再不会有黑烟冒出来了,不但碳排量降低了,也更环保了。”他指着通井机上方的蓝天说道。改造之前,他手所指方向冒出的是柴油燃烧带来的黑烟。
为了不让油滴落在地表污染土地,在生态园作业时,他们将草皮、沙土、黑土分层移走,作业结束后再复原,就是为了把破坏降到最低。作业结束后,再原封不动地将它们搬回来,恢复地表环境。
15153钻井队开井后的土地,90%以上的都能恢复成原样。队长付朝军说:“现在施工都以环保为重,明年这个时候除了钻井平台,剩余的土地都能复耕种庄稼。”
“HSE”对应着中文中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在“HSE”管理体系下,污油、污水、钻井液、压裂液等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过去一年,大庆油田的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1960年,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是中国第一大油田。历经54年发展,大庆油田已拥有20多万名员工。如何让油田员工有一个绿色环保的生存环境,是大庆油田一直追寻的方向。
围绕着“生态文明”,大庆油田下足了功夫。从源头到生产到排放再到回收,大庆油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环保系统。这一环保系统为大庆油田这一大家庭提供了生存环境的保障。
从追求“三废治理”到“节能减排”再到“花园油田”,大庆油田走了几十年,也将走得更远。
大庆油田集中对乘风湖、东风湖等7个湖泊通过清淤和截流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变成了生态水,成为生态园美丽风光的一部分。
现如今,每到傍晚,经常能看到退休的老人们漫步乘风湖边,迎面拂来微风。若不是随处可见的“磕头机”和起到防渗作用的“五彩布”,人们可能会忘记碧草蓝天的大庆其实还是著名的油化之都。
(哈尔滨工程大学 刘珺婷)
(长江大学 孙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