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宁涛已经可以勉强用筷子夹起花生豆了,这是“筷子使用测试”中的一项高阶技能。在上海念了一年多的书,这个美国人不仅会用筷子,还能说上两句简单的上海话,可以吃炝炒圆白菜这样的辣味菜。
从全美排名十几位的西北大学毕业,宁涛决定到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来“镀金”。与中国学生纷纷到美国知名学府“镀金”不同,美国人来中国“镀金”不是为了上所谓名校,而是为了“了解中国”,仅此而已。
美国十万强基金会副主席特拉维斯·坦纳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从2010年至2014年,美国从高中生到硕士研究生,来中国留学的人数从两三万人增加至近10万人,“在未来劳动力全球竞争的背景下,‘了解中国’已成为一项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技能。”
坦纳的工作是:按照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要求,以基金会资助的形式鼓励更多美国学生赴中国留学。记者了解到,美国从2010年启动“十万强计划”,拟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输送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的计划,这一计划的目标目前已大致达成。而“十万强基金会”则成立于2013年,美国政府意在通过该基金会将原本只有4年的“十万强计划”扩展成一项长期的交流计划。
在由复旦大学参与主办的中美青年高峰论坛上,坦纳第一次对媒体谈起该基金会目前面临的挑战,“美国学生来中国念4年全日制本科的学生非常少,过来进行一年以内短期交流的比较多。”
这与“十万强计划”的初衷多少有些背离。该计划希望培养出一大批懂中文、懂中国的美国人,以确保美国的下一代掌握有效的能力来与中国进行交往。但不到一年的短期“镀金”效果未必很好。
宁涛已经是第二次到中国来念书了。第一次是本科阶段,他到南京大学交流访问了近一年;这一次他是一本正经来上海读硕士的,他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了一年多的中国历史。
他的理想是毕业后做一名记者。懂得中文,是提高其竞争力的一大“法宝”,“留在中国的话,我可能会更有竞争力,除了新闻类工作外,我还能有很多其他工作机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的肖锐也是一门心思要到中国来。
他曾因担心语言沟通问题,在香港“过渡”了一年,后来因为想来中国大陆,他又报名去南京一所大学讲课。如今,他申请到中国政府的奖学金,总算如愿“北上”。
肖锐现在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对中国的“高考国情”颇有研究。
中国学生对学习的“努力”程度令肖锐惊叹不已,“图书馆早上7点才开门,6点半就有同学在门口排队占位子了。”在他眼中,中国学生从早到晚都在学习,从不间断。
布兰登毕业于美国一所顶尖学校的经济学专业,尽管在经济学课本里常常看到中国,但他过去从未想过会到中国来留学,“本来想留在美国找个好工作就行。但看到‘十万强计划’的机会,我想独特的中国经历或许能让我成为美国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更有竞争力”。
坦纳本人也曾在1998年以暨南大学唯一一名非华裔美国学生的身份学习了两年中文。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与过去相比,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到中国来学习,当前的目标是,如何让这些美国人多花一些时间在中国“深入学习”,“把中国的实习经历、工作经历拿回美国,都是一种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