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人来说,当众演讲甚至比面对死亡更恐怖:美国喜剧演员杰瑞·宋飞就曾精准地描述这种体会:“如果你不得不出现在一场葬礼上,那么躺在棺材里也比诵读悼词要好点”。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怯场,而这种临场焦虑往往会导致灾难般的后果。对当众发言的恐惧会让人们的声带变得过度紧张,此时,大概多数人会在心里默念:放松点,放松点。不过,哈佛大学的研究者指出,要想在重要演讲面前临场不惧,真正有效的办法反而是让自己兴奋起来。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里森·伍德·布鲁克斯通过数项实验发现,相比承认恐惧并要求自己“放松”,告诉自己“感觉很刺激”的人更可能在挑战中表现出色。
在这些发表于《美国心理学会期刊》的实验中,布鲁克斯首先对140名被试志愿者的演讲表现进行了拍摄录影。实验者告诉被试,他们的演讲将由一个委员会进行评判。在演讲开始前,实验者要求一部分被试对自己说“我很兴奋”,另一部分被试则告诉自己“我很镇定”。结果显示,那些告诉自己“很兴奋”的被试演讲的时间更长,且根据独立评委的评审,他们表现得更具说服力和竞争力,看上去反而更为“镇定”。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试解决一些高难度的数学问题。数据显示,那些按指示告诉自己“感到很兴奋”的被试比告诉自己“感到镇定”或未接到任何指示的对照组被试在平均成绩上高出了8分。同样,“感到兴奋”的被试们在一项卡拉OK比赛中也展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布鲁克斯告诉人们,90%以上的被试都试图让自己在公开演讲前松弛下来,但其实,让自己变得兴奋更容易做到,因为恐惧与兴奋都属于人体的高唤醒状态,并伴有心跳加速、呼吸频率增加等相仿的生理变化。相比之下,虽然“放松”也是一种积极的心境,但人们往往无法让情绪的引擎及时熄火。
对于其中的原理,布鲁克斯解释道:“告诉自己对挑战感到‘兴奋’,将帮助你在任何情形下都会更好地专注于其中的机遇。你可以借此对自己的焦虑源作出再评价,发现演讲中的乐趣,并将其理解为加强你与同伴关系的契机,而不是仅仅纠结于自己的表现。”
参与该研究的盐湖城亨茨曼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员埃里克·加兰则提醒人们,以进化论的视角来看,我们人类的祖先发展出了面对威胁时的“战斗——逃跑”反射机制,我们需要将身体唤醒,才能获得任何公开演讲所需的清醒头脑。因此,如果过度放松,反而不会有上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