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的老家在山东省莱芜市苗山镇南苗山二村,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务农。今年8月,当这个“农二代”接到母亲电话,说山东大学要召集莱芜籍新生在莱芜当地开迎新会,并到部分新生家里家访时,他正在为自己赚取未来大学的生活费——这个假期他都在苗山镇和40多里开外的莱芜市之间,奔波于4份家教之中。
在生源地开大学迎新会?刘旭对此非常诧异。当他赶到迎新会现场时,新生和家长已经坐满了能容纳100来人的会议室。
山东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国家助学贷款管理部主任刘冰带着六七位接受资助的老生,向新生和家长提前“剧透”了学校迎新会的内容,并回答了他们关心的问题,比如,家里经济不宽裕,上大学之后怎么办?给“刘旭们”吃了定心丸。
这已是山东大学连续第三年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迎新工作提前到暑假和生源地,把绿色通道开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门口。
实际上,在新生集中报到的高峰月——9月,大学都在用各自方式打造个性化的绿色通道。每所大学迎新现场最显眼的位置,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绿色通道。
“98抗洪”催生绿色通道
来自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秋季学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本、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4.25万人,占当年本、专科新生总人数的10.4%。而1998年,当绿色通道这个概念第一次被引用到大学新生报到现场时,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上来说,都比现在单薄得多。
当年,国内多处发生特大洪灾。为确保受灾地区新生顺利入学,清华大学首创绿色通道。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之后,绿色通道会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上大学的代名词,并在全国推广开来。
这个代名词的背后,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1997年,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在全国范围实施;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中国大学就此告别精英教育,告别免费时代。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亚员199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就读师范类专业的他,每年学费3450元,普通专业的学费平均4000元。而这一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
伴随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推进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原有的资助政策已难以有效解决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在李亚员印象中,东北师大当年也为新生开辟了绿色通道。不过,当年的绿色通道相当简单,新生报到现场一张不起眼的桌子上放了一个“缓交学费”的牌子。当时,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不多,学校也没有独立的资助部门。
“那时是真没‘底气’啊。”李亚员回忆说,学生人数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多了,交不齐学费,学校真不敢盖章。
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启动试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向学校借款逐步转为向银行贷款。2000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全面铺开。
钱贷出去,催还是个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展开后,绿色通道的主要功能转向办理助学贷款。但是,很多同学羞于承认家庭经济困难,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人数也不是很多。
一位从事资助工作多年的老师记得,当时,很多同学不管家里有多困难,都要凑足第一个学期的学费。相当多的家长秉持一样的理念:宁肯我借钱,也不能让孩子贷款。而许多学生在交完学费之后,生活费所剩无几。
这个全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总是难免磕磕碰碰。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银行,都在摸索办理助学贷款的合适方法。
到2003年,当李亚员大学毕业留在东北师大学生处工作时,助学贷款政策逐渐完善,接受的人慢慢多了。每到新生开学季,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人也多了。
2004年,东北师大成立学生资助与贷款管理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的一批。当时,中心有两个办公室——资助办公室和贷款办公室,其中,贷款办公室下设一个还贷办公室。6位老师专门从事资助与贷款工作。
东北师大学生资助与贷款管理中心职能的变迁也成了当时众多高校相关部门的一个缩影。对贷款办公室而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催还贷款。2003年,第一批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开始还贷。到2004年,东北师大需要还贷的学生有3000多人。
当时,很多学生还不清楚晚还几天或者欠几毛钱,都是违约行为。学校成了教育学生养成信用意识和催促学生还贷的主力。
在互联网和手机都还不发达的10年前,东北师大贷款办公室主要靠写信和打电话来提醒学生不要违约。一个细节可以看出这个只有3个人的办公室的工作量:信件可以打印,但是,信封必须手写。
“不能因为贫困就永远比别人差”
小小的绿色通道背后折射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变化。
2004年,国家的助学贷款形成完善的机制,以“方便贷款、防范风险”为原则,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学费和生活费都可以贷款。到2005年,绿色通道的内容丰富了。西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周海蓉说,绿色通道已经处在迎新现场最中间的位置,除了办理学费减免、学费缓交、助学贷款外,还发放临时补助、爱心礼包、行李卡等。
对做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而言,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多了,绿色通道开始排队了。如果老师问家里的情况,学生也开始说了。
当时,不少高校都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电话卡,让自己来报到的学生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因为这个暖心的小举动,有的学生当场就哭了。
“绿色通道散发着一股关怀的味道。”有做资助工作的老师这样评价。
绿色通道最初设立时学费缓交的功能也开始弱化。最重要的,是学校有底气了。在底气的背后,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越来越多。
更大的转变发生在2007年之后。这一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出台,高校建立起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在内的“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
绿色通道在时间、空间、内容上也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一拿到新生录取名单,就开始逐一进行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报到之前,就摸清了情况。资助事项也越来越细,比如,提前准备好新生来上学的路费。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前不久发布的《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提到,2013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3724.07万人次,资助总金额574.11亿元。
“以前不交学费真的不让入学,现在我们把更多把精力放在如何让孩子一来就放心上了。”李亚员说,“我们就是要通过绿色通道传递一个信息,把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具体化。”
一些农村的家长现在也会送孩子来上学。东北师大今年把这些家长集合起来,专门开了新生家长会,并告诉他们:困难的孩子不用担心。“来的是一个家长,回去一个村子。他们自己听了,村子的人,邻村的人都知道了。通过这个点,把它普及。”李亚员说。
周海蓉想作更深层次的尝试。她所在的西南大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了公文写作、英语等培训。去年她和同事们还寻求社会资助,让两位同学分别去日本和美国交流。
在她看来,现在温饱不是资助工作的主体了,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与其他同学一起进步,才是资助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让这些孩子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尊严,不能因为贫困就永远比别人差。”